词条 | 回回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回回炮亦称襄阳炮或西域炮,元攻城的主要兵器。蒙古窝阔台汗八年(1236年),攻金凤翔,仅打城的一角,就用抛石机四百座。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元军攻襄阳,用西域人亦思马音所造抛石机,发射一百五十斤重的石弹。其威力“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后人称此炮为回回炮,比发石机有很大改进,能抛射百斤以上石弹而不用人拉绳,在炮竿后端挂上一块巨大的铁块或石头,又在炮架上安装一个铁钩,钩住炮竿,放时只要把铁钩扯开,炮竿后端自然下坠,前端升起,把石弹或火器抛掷出去。比宋代抛石机威力大得多。 回回炮亦称“西域炮”。中国古代回族创造发明的武器。元至元八年(1271)由回回科学家、军事家阿老丁和亦思马因创制,并由回回军士执掌和教习,故名。此炮在梢头安装大石,后座只用少数几人操纵机关,猛压梢头,巨石便抛掷空中,坠入目标。一般能抛发二三百斤的大石,为当时攻城防御较为先进的武器。至元十年(1273)元军攻打襄阳时,据史载“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雷霆,城中汹汹”。明初大将徐达攻苏州城仍用,后被大型火铳武器代替。 回回炮亦称“西域炮”。元时用机械抛发巨石的攻城武器。至元八年(1271)由回回人*阿老丁和亦思马因创制,并有回回军士执掌和教习,故名。在梢头安放大石,后座只用少数人操纵机关,猛压梢头,巨石随竿抛掷空中,坠入目标。一般抛发二、三百斤大石。十年元军攻襄阳时,“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雷霆,城中汹汹”。明初大将徐达攻苏州城仍用,后被大型火铳武器代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