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因明入正理论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22 因明入正理论疏

唐代研究因明学的著作。窥基撰。后人尊称为《大疏》。原为3卷。唐时流入日本,后分为6卷。元末时在我国亡佚。清末由近代佛学家杨文会 (仁山) 从日本输回; 金陵刻经处于光绪22年(1896)分为8卷锓版重刊。前半部详释因明之法式与规则,后半部为过失论,具体阐述了似宗、似因、似喻共33种失误。丰富和发展了陈那以来的新因明,是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最重要的释论,汉传因明中影响最大的论著。标志着我国当时在因明学研究中占有领先的地位。

因明入正理论疏

佛教因明著作。简称《因明大疏》。六卷(一作三卷)。唐窥基(生平见《成唯识论述记》条)撰。
《因明入正理论疏》为解释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之书。唐代疏解《因明入正理论》的凡有十一家:文备、靖迈、灵嶲、胜庄、壁公、文轨、顺景、玄范、净眼、神泰和窥基。其中窥基为玄奘高足,独得因明之传。其疏(窥基写至喻过“能立不成”处,以下少部分由其弟子慧沼续成)被认为冠绝当时,备受推崇。
此书共分四部分:一、叙所因,略述因明的创始及至陈那时代的沿革,以及玄奘在印度学习因明和回国后传译的经过。二、释题目,罗列各家之说,解释《因明入正理论》命题的涵义,并指明该书为研究陈那著作的入门阶梯。三、明妨难,解答为何不以宗明、喻明、果明等为名,而特称为因明。四、释本文,对《因明入正理论》作分段逐句的解释,为全书的主要部分。
此书不仅阐释了《因明入正理论》,而且作了精彩的发挥,在阐释中有发展。此书不仅对原作句斟字酌地作了全面解释,而且繁征博引,穷源究委,辨析补充,时出新义,不完全限于原著的范围。此书阐释《因明入正理论》的拓展与贡献是:一、从悟他上着眼,对因明的“因”析为“生因”和“了因”。二、把“宗”分为“宗依”和“宗体”。三、对“因支”中“同品定有性”的“同品”,分为“宗同品”和“因同品”,而正取因同品兼取宗同品。四、把喻支也分作“喻依”和“喻体”两部分。五、对立破的范例中,对古印度的“数论”、“胜论”、“声论”等主要学派都作了相应的介绍。六、对《因明入正理论》提出的三十三过类再作分析。此书为研究因明的指南,中国和日本的佛教学者对此都十分重视。
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单行本以金陵刻经处本为最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