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家与革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国家与革命》guojia yu geming副标题“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是列宁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著作。写于1917年8月至9月。1918年出版。编入《列宁全集》第25卷。列宁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中,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利用手中的权力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各种修正主义者的分水岭。著作指出:为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向共产主义过渡,无产阶级还必须建立自己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对人民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对压迫者、剥削者采取一系列剥夺自由的新型国家,它是多数人对少数人实行的专政,这时的国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消灭了剥削阶级,消灭了私有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镇压职能也逐步消亡,但国家仍具有保卫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任务。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高度发展,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时,国家才会自行消亡。著作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歪曲,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重要文献。 国家与革命全名《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列宁写于1917年8—9月。1918年发表。本书运用历史发展论的观点,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阐述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和任务,指出革命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全体劳动人民去夺取政权,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强调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国家学说的实质。书中还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条件以及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就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这部著作批判了机会主义的国家观,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国家与革命书名。全称《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该书是列宁1917年8—9月在秘密状态中写成的,编入《列宁全集》第25卷。列宁在这部光辉著作中,不但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还阐述了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等可以通过人类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来加以调节的思想。认为社会公共规则的破坏是由于贫困与剥削造成的,只有消除了剥削压迫,摆脱了资本主义奴隶制,对那些寄生虫剥削者以严厉的惩罚,到那时,人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就会很快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而不需要暴力、强制以及国家的强制机构了。 《国家与革命》列宁写于1917年8月至9月。1918年5月在列宁格勒出版。全书分为初稿序言、6章正文和初版跋等部分。原计划写7章,由于急于回国指导十月革命而未能完成。1920年中译本在中国出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