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牧神午后”前奏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牧神午后”前奏曲

管弦乐曲。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作。是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作和代表作,根据法国象征派诗人S·马拉美的同名诗创作。原诗描绘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羊的牧神——潘,在炎热夏日的午后,昏昏入睡。在朦胧的睡意中,梦境里似乎见到仙女们来访,但一切是恍惚而不太真实的,醒来后又存有模糊的记忆。他躺在树下草丛中,被太阳晒得又再进入梦乡。这首管弦乐曲采用印象派手法表现了原诗作的意境,突破了古典传统音乐在和声、调式、调性、节拍、节奏及配器等方面的一些格式,乐曲结构比较自由,基本是三段体。所用乐器是弦乐、木管、竖琴和常加上弱音器的圆号,使得全曲的音色是那么柔和精致,力度大多是弱的,长笛在中音区的旋律用了许多变化音和半音音阶,在音乐的进行中减弱甚至取消重音,以造成节奏的松弛。这些音响效果都给人以梦幻般的飘浮不定的流动感,旋律似一股不断流淌的溪水,加弱音器的弦乐器、圆号及巧妙的和弦,加强了夏日午间阳光照射下树林中令人昏睡的气氛。乐曲的中部出现了一个高潮,表现了牧神醒来时的渴望与热情。用长笛演奏的第一主题再现时,音乐有了发展与变化,加进了弦乐器上下流动的半音旋律。竖琴下行曲调及轻轻擦出的镲声,力度越来越弱,在寂静中结束的音乐,展现的是牧神又沉入白日梦境中的情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