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国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作为劳动活动服务的特殊作用价值。在乌拉圭回合中拟出的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认为国际服务贸易包括以下内容: 从一缔约国的国境向任何其他缔约国的国境内提供的服务,在一缔约国的国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国的服务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一缔约国的自然人在任何其他缔约国境内提供的服务,通过一缔约国的服务提供实体 (法人) 向任何其他缔约国境内的 (商业) 存在、人与物提供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存在以下特点:
❶服务贸易属于无形贸易,是没有具体形态的、摸不到的服务的提供与接受。
❷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
❸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服务是活劳动,在其履行的瞬间即消失,不能储存也不能运输。在时间上,服务的提供与消费是同时发生。
❹由于劳务不能储存也不能运输,故在空间上,其市场就在其消费地。
❺从整体上看,服务部门的劳动密集度高于其他产业,服务贸易人工成本占的比重高,对资金的要求数量相对于物质部门要少,技术比资金重要。
❻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在各国的国际收支表中显示,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上没有反映。
根据国际贸易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❶货物运输,
❷其他运输 (包括客运及港口服务),
❸国际旅游,
❹政府服务,
❺其他民间劳务等。劳务也可以分成知识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种类。技术服务、工程设计、人员培训、法律与会计咨询、医疗、文艺交流以及金融、保险、运输等属于知识资金密集型服务; 工程承包、单纯的劳工出口、旅游业务、厨师和保姆等生活服务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服务。发达国家服务出口竞争主要是前者,发展中国家服务出口竞争主要是后者。
国际服务贸易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而出现的,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航运业兴起。随着美洲的开发,出现了大规模的“奴隶贸易”,出现了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的国际劳务输出和输入。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随着有形商品贸易的巨大发展,铁路、海运、金融、通讯等不断发展。战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生,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第三产业急剧发展,加上资本国际化与国际分工的广化和深化,国际服务贸易急剧发展。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速度高于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速度。服务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服务业,扩大国际服务贸易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经济生产率、获取外汇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