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土兵种之一。原称本地军队为“土兵”。宋神宗时,另设土兵,与禁兵、厢兵、蕃兵等并列,为各地巡检司统率之地方军。招募当地土人为军士,采用禁兵中都一级的编制,用以维持地方治安,受各路提典刑狱司管辖。明制,因边警挑选民兵中之精壮者编伍号曰土兵。始自成化二年(1466年),因北方边患严重,明廷命御史往延安、庆阳选精壮民兵五千余人编伍号土兵。清代四川、甘肃、湖广、云南、贵州、两广的少数民族士兵为土兵。他们或隶土司,或隶土弁,或归营汛。清政府经常征调其镇压西南各少数民族。亦征调其出征廓尔喀、缅甸和安南。 土兵土官的武装部队。《柳州府志》云:“以其出自土司,故曰土兵。以其有头目管之,曰目兵。以多狼良人,亦曰狼良兵。”土兵有亲兵、土勇、家丁、民壮四种。其任务是维保土官统治,守卫本辖区,镇压农奴反抗,同时在中央王朝调遣下,由土官率领,执行戍边、征战和御敌任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