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地复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土地复垦tudi fuken对被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了的土地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重新利用的过程。复垦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破坏土地的形态恢复和修整,多采用工程措施。包括平整废弃的渣石场堆,修整边坡和排水沟渠,修筑堤坝和道路,铺复表土,耙碎压实等。利用城市垃圾和建筑废弃物等填埋矿坑是大型矿坑复垦的有效方法,填满后复土平整。这样既解决了城市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又恢复了露天采矿场的地表形态。第二阶段是恢复利用。一般把农业利用作为土地复垦的基本方向,具体的利用方向和形式因复垦区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不同而异。常采用的形式有:农牧业复垦、林业复垦、水利资源复垦和其他农业利用,如作为厂房、居民区、运动场或公园等。农业复垦的过程一般是在上述形态修复后,给复土施入一些肥料,先种植以多年生豆科和禾本科牧草为主的先锋植物,加速土壤改良,以后改种农作物。土壤复垦是采矿区生态环境重建和恢复的主要途径,许多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有关法律、法令、规章来约束采矿工业对土地的破坏,以法律形式要求对采矿破坏土地进行恢复,我国《土地管理法》第18条规定:“采矿、取土后能够复垦的土地,用地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负责复垦,恢复利用。”土地复垦也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关的土地和生态专家对破坏土地的类型、复垦和生态环境塑造的理论与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复垦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