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当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时,潜水的自由水面或承压水的压力水面随之下降,形成以取水地点(区)为中心向下凹陷,形似漏斗的水面。根据漏斗的持续时间可分为两类:❶季节性漏斗。在干旱季节因开采水量大而形成漏斗,到雨季,地下水获得补偿,地下水位逐渐恢复,漏斗随之消失。❷常年性漏斗。因超量开采或常年开采所形成的漏斗,雨季的入渗补给只能使地下水位略有回升,但漏斗仍然存在。常年性漏斗会使井泵失效,引起地面沉降,在沿海地区还可能引起海水入浸,恶化水质等。因此,地下水的开采必须全面规划,维持地下水的均衡状态。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