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缘政治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地缘政治学diyuan zhengzhixue关于政治现象制约于地理条件的虚伪理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形成。德国拉采尔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基础,机械地搬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H·斯宾塞社会有机论的观点,在《政治地理》一书中首次阐述了生存空间的概念。认为国家是一个有机体,有其生长、发展、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学说也适用于国家,认为国家总是要占据一定空间,并力图获得更多的空间,力量大的国家将会获取最大的空间,如果空间受到限制,国家将会衰亡。他认为边界不是静止不变的,是随国家的“空间效应”而发展变化的。“地缘政治学”一词是瑞典人R·克伦首创的。他采用生存空间和国家有机体的概念,1917年曾在“作为生命形式的国家”一文中提出一个国家强大必须具备空间广大、能够控制它的所有公民、移动自由等三个条件。豪斯浩弗直接用地缘政治学为纳粹德国的扩张服务,1924年豪斯浩弗指导并建立了慕尼黑地缘政治研究所,并到处奔走演说宣传生存空间观点,并与希特勒频繁接触,成为纳粹的御用学者。豪斯浩弗的基本思想是拉采尔的观点,吸收了麦金德和马汉等人的某些观点,提出以下主张: ❶一个国家经济要自给自足,排除对它国产品的需要。这个观点的含意是经济的自给自足必然需要众多的人口与丰富的资源,而这种人口与资源条件只有扩大空间才能满足,为了获取这种条件必须向弱小国家扩张自己的生存空间。 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见“政治学”中的“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西方政治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即所谓政治现象制约于地理条件的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德国的拉采尔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基础,从种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立场出发,机械地搬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社会有机论的观点,认为国家是一个生物单位,它向邻国扩张领土,争夺空间,是其生存的基本法则。后来成为法西斯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理论基础。 地缘政治学即“地理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又称地理政治学。地理学与政治学间的边缘学科。习惯认为是关于地理制约国际政治现象的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利用地理因素来为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战略方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地理对国家和国际政治的影响始于20世纪初。1919年,英国地理学家H.J.麦金德推论,假如一个国家,如德国,统治欧亚“中心地带”,将会打破全世界的力量平衡。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和豪斯浩弗等鼓吹“国家有机体”和“大空间经济”的谬论,为纳粹的领土扩张进行辩护。加拿大被视为一个典型的“地缘战略区”。美国地缘政治学家S. B.科恩认为,加拿大具有某种影响全球的特征和作用。1937年,法国地理学家A.西格弗里德指出,加拿大有两种基本资源,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二是地理位置。长期以来,加拿大政府没有重视用地缘政治学的观点来制定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因此工业发展战略的长期探索并不成功,发展北极地区的计划也缺乏统一规划。但自1940年以来,加拿大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制定了一个防御战略。1987年7月5日的防御白皮书提出,以10艘~12艘核动力潜艇来显示加拿大海军在北极、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存在。 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一种认为政治现象决定于地理条件的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的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拉采尔和豪斯霍费尔、英国的麦金德、瑞典的契论和美国的马翰等。它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基础,并吸取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观点,认为国家是一个生物单位,它向邻国扩张领土,争夺空间,是其生存的基本法则。1923——1927年间,豪斯浩佛在其主编的 《地缘政治学杂志》中,提出“大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德国是“工场”,其他国家则是“大日耳曼”的农业原料产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地缘政治学成为纳粹德国的官方学术思想,鼓吹要“扩大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间”,成为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和屠杀犹太人的舆论工具,战后,地缘政治学在西欧和美国广泛流传。近年来西方有些学者也习用这一名词,从地理因素观察、分析国际政治现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