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震烈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地震烈度地面和房屋建筑因地震影响而受破坏的程度。按不同程度划分等级,分1—12度。烈度越高,表示受破坏程度越大。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同一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 地震烈度简称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畜生存的影响程度。一般人们所常用的烈度是宏观烈度,即按《地震烈度表》判定的烈度。一次地震的烈度所指的是震中烈度。比如,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中烈度是Ⅸ度。在震中区以外,又依次分为Ⅷ度区、Ⅶ度区、Ⅴ度区等,当时北京被划为Ⅵ度区。但在Ⅶ度区中又分出少数小范围的Ⅷ度小区,如天津、塘沽、丰南、乐亭、迁安、三河县南部及宝坻东南部等。可见地震烈度离震中愈远愈小;而低烈度区内出现的高烈度区,可能与当地的地质构造情况有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