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地黄radix rehmanniae

清热凉血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肘后备急方》。又称牛奶子、干地黄、甜酒棵。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根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 须根。洗净泥土,为鲜地黄。将鲜地黄直接置于烘床上缓缓烘焙, 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 外部变硬时, 为干地黄。主产于河南、河北、东北等地。甘、苦, 寒。入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痊骥通玄论》: “去翳明目。” 主治: ❶牛鼻出血, 与牡丹皮、白芍药、黄芩、甘草、侧柏叶配伍(《抱犊集》)。
❷津亏便秘,与玄参、麦冬配伍,如增液汤。
❸低烧不退, 盗汗, 与青蒿、鳖甲、地骨皮配伍, 如青蒿鳖甲汤。
❹马内障眼, 与熟地、天门冬、地骨皮、人参、柴胡配伍, 如地黄散(《痊骥通玄论》)。
❺牛便血,与地榆、当归、白芍药、金银花等配伍。牛、马30~60克; 猪、羊10~15克。为末或煎汤, 候温灌服。脾虚有湿, 腹满便溏者忌服。本品含地黄素、梓醇(ca-talpol)、甘露醇(mannitol)、葡萄糖、铁质、维生素A及氨基酸等。有促进血液凝固和强心利尿作用, 中等量对动物的心脏能直接加强收缩, 大剂量能使心脏中毒, 对衰弱的心脏比对正常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还有升高血压、降低血糖的作用。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地黄adhesive rehmannia

Rehmannia glutinosa(Gaert.)Libosch.,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为中国特产。常生于山脚、路边或荒地,现多为栽培。分布于东北以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区。全株被白色柔毛和腺毛,具肥大肉质根。叶基生,单叶,叶片呈倒卵形至椭圆形,表面皱折,先端钝状,叶缘有不整齐的钝齿。总状花序,顶生;花大;花萼筒部坛状,5裂;花冠筒状,外面紫红色,内面黄色有紫斑,略呈唇形;2强雄蕊;子房2室,胚珠多数。蒴果卵形或卵圆形,几乎被花萼所包。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以根状茎或种子繁殖,春季将根分段种植,当年10~11月即可刈收,野生种可于春秋两季采挖。根状茎入药,生地黄能清热、生津、凉血;熟地黄能滋阴补肾、补血调经。

地黄

地黄

别名生地、熟地。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茎直立。基生叶丛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茎生叶较基生叶小。总状花序顶生,花冠筒状,二唇形,外紫红色,内黄色。果卵形或卵圆形。玛纳斯、伊宁等地有栽培。具有清热凉血、滋阴养血的功能。药用根茎。主治鼻出血、咽白喉、发烧、口渴、急性传染性病后期口干咽痛,小儿肺炎高热、贫血、心悸、头晕、腰腿酸痛、痔疮出血、糖尿病等病症。

地黄

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40 cm。块根和根状茎肉质肥厚。叶基生。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状,5浅裂,花期4~5月。蒴果卵圆形,果熟期5~6月。栽种期早地黄为4月上中旬,晚地黄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

地黄

中药材。别名生地,怀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鲜、干根块。含梓醇、地黄素、甘露醇、糖娄、氨基酸、维生素A等。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入药为生、熟地黄两种。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治阴虚低热、热病烦燥、口渴、吐血、尿血、崩漏等症。熟地黄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目昏等症。山东为主要产地、定陶、成武、曹县等地为最佳裁培适宜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