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均势原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均势原则

均势是西方国际关系学者习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政治、经济乃至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本义是指一种力量与另一种力量处于平衡的局面。应用到国际政治领域,它首先表明政治力量对比大致平衡的状态和自我调节的机能,即力量的平均分配这一原则; 其次它还表明力量应该平均分配的原则,即相互对立的国家和国家集团通过军备和争取同盟的外交斗争设法维持力量平均分配状态以求自保,在这个意义上,均势是一种对外政策的原则和指南。由上述原则还可以引申出第三个原则,即,我这一方应该有足够的力量来防止力量不平衡分配的危险发生。一个国家运用均势原则以追求某种有利的均势局面,这就是均势政策,它表现为四种类型: 1、创造均势; 2、维持均势; 3、争取有利均势 (实为优势); 4、保持有利均势。均势论者认为,推行均势政策的基础是实力。均势这一概念最早由意大利人伯纳多·鲁塞莱 (1449-1514年) 提出,16世纪以来一直是某些西欧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之一。在1713年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乌特勒支条约中,均势作为国际关系的一项原则,正式载入国际条约。18世纪中叶,瑞士学者埃梅里希·瓦特尔在《国际法》一书中将均势列为国家行为所遵循的一个原则。1815年维也纳会议达成的“欧洲协作”方案及其后的和平时期,被称作“均势”的范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均势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首先,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出现及各自拥有强大的核力量,出现了所谓“相互确保摧毁”的“恐怖核均势”; 第二,战后出现的这种“两极均势”缺乏灵活性,即,一两个盟国改变同盟关系已不可能推翻均势。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从70年代开始,两极的现代均势开始向多极均势过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