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垓下之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垓下之围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彭越等会兵垓下(安徽灵璧东南)围困项羽,使之粮尽援绝。项羽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汉军已尽得楚地,故突围南逃,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亡。 垓下之围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前202年,刘邦与韩信、彭越大军会合,将项羽的楚军层层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黑夜茫茫之中,项羽听到四面所唱全为楚歌,以为汉军已经尽得楚地。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项羽只得和美人虞姬借酒浇愁,乘着酒兴,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接着,率领壮士800名,连夜突围南走。逃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之时,汉军将领灌婴率领5000骑兵赶到。乌江亭长备船,请项羽赶快渡江返归江东,重振旗鼓。但是,项羽认为天将灭他,即使渡江东归亦毫无作用。同时,他又认为,一人逃归,纵然可以做王,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复又冲入汉军阵中,杀死数百人,自己也身受10多处重伤,方才自刎而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