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赋和诗文的关系——赋体属性之考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汉赋和诗文的关系——赋体属性之考辨》

汉赋研究论文。作者简宗梧。载台湾《东方杂志》复刊第17卷第9期,1984年3月出版。文章旨在通过对汉赋源流和内容形式的分析,考察汉赋和诗文的关系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章认为,要说明汉赋究竟是诗还是文,首先要确定所谓诗和文的义界,关于文,在先秦包含六经文籍,在六朝与笔对举,涵盖本文所谓赋、诗和散文。至唐代,韩愈之所谓文,则专就非韵非骈的散体言之。本文以诗文对举,则“文”之义界即取乎此。至于诗的定义,则根据传统的习惯,拘于三百篇及其嫡传作品。作者认为,追溯源流,汉赋是诗的别枝。赋原来是诗的一种体裁,或说是一种作法,发展到汉,学者都已认定为诗的别类。刘歆《七略》将诗赋共为一略,为班固《汉书·艺文志》所取法,可见赋和诗有深厚的血缘关系。到了齐梁,刘勰仍然认定赋自诗出。所以汉赋宜置于诗的系统而具别枝的地位。作者指出,就作家的主观意识而言,汉赋是诗的延续。在汉人心目中,诗可以正得失、美教化、厚人伦,而这些也正是汉赋作家创作所遵循的圭臬。汉赋篇章几乎篇篇都以讽谕为主旨,是完全模仿他们心目中的古诗人,写下了“主文而谲谏”的赋。因而在主观意识上,汉赋是古诗的延续,是新时代的诗体。而就作品的客观风貌而言,汉赋也是诗的扩大。盖自《离骚》以来,辞赋作家都是饱学经典,有特殊修养及语文训练的士大夫,观察精微,娴于辞令,造成情事杂沓、铺张扬厉的局面。因此诗流变为赋,则堂庑为之扩大,除了造成淫丽以外,在情感和音节方面也就没有诗那么纡回往复,而显示了若干散文的特性。
文章指出,从形式方面观察,若以有韵无韵为诗文划分的标准,那么汉赋是散文化的诗。这表现在:一、前后散文体的穿插,除主文外尚有序、乱等;二、句式的参差和提头、接头语词的运用。从内容方面来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赋,因其写志,所以还是诗的传统,又因其体物,所以是以描写事物为内容。因此,赋是叙事描写的诗。作者认为,推究衍变,汉赋是文士散文产生的关键。合乎萧统“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选文标准的文士散文,大量出现在汉朝,作者大都是汉赋的名家,其散文作品则多用婉丽或恢诡的赋笔,恢廓声势,甚至假设问对。可见汉赋正是史传文蜕变为碑传文的关键。文章最后指出,赋是诗的别枝,是偏向叙事描写的诗。因主观的需求和客观的因素而有了散文化的倾向,更是产生文士散文的关键。赋还扣住不少文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如骈文、排律等,它和诗文之关系由此可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