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法言·吾子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法言·吾子篇》《法言》中的一篇。《法言》是东汉扬雄摹拟《论语》写成的一部著作。共13卷。该书以儒家传统思想为中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文学思想。本文从汉赋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提出问题,指出其欲讽反谀的特点。汉赋以铺陈渲染、雕绘辞采为特色,因此,作者虽有讽谕之义,而读者往往买椟还珠,所欣赏的只是它侈丽闳衍的词藻。扬雄以创作实践中的切身体会总结出这一看法,抓住了汉赋发展中的根本弱点,批判了汉赋的形式主义文风。但扬雄也不一概排斥华美的形式。他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在他看来,合乎儒家思想规范的(“则”),“丽”则美,而不合儒家思想规范的(“淫”),“丽”则不美。据此,他对景差,唐勒,宋玉,枚乘等人的赋予以否定。从对赋的批判,扬雄进一步提出“征圣”,“宗经”的观点,认为要想达到“丽以则”,分清“雅”与“郑”,“则”与“淫”,则“众言淆乱,必折诸圣”。即以经书为最高典范,以儒家学说为思想标准。本篇还对文与质的关系作了充分论述:“或问:君子尚辞乎?曰:君子事之为尚。事胜辞则伉(率直),辞胜事则赋。事辞称则经,足言足容,德之藻矣。”主张文质必须兼备,开了后世文以载道说,文道合一说的先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