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通书·文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通书·文辞》

北宋周敦颐作。“载道”本是周秦儒家旧有的观念,齐梁时刘勰也有“宗经”、“征圣”、“明道”一类主张,在唐代古文运动中,韩愈提出“志乎古道”(《题欧阳生哀辞后》),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周敦颐在《文辞》中则标出了“文以载道”的旗帜。作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作者的“文以载道”说发表了理学家在文道关系上最初的倾向性意见。本文把“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说成“艺焉而已”,表现出重道轻文之意,也否定了文学的审美价值。这与古文家的看法有着原则性的分歧:第一,古文家虽重道,却也重文,韩愈说过“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答刘正夫书》)的话,欧阳修更提出了文道并重的观点,与作者轻率地贬低“文”不同。第二,所使用的“文”与“道”的概念内涵也不同。古文家的“文”指的是词章,是作品的艺术性,“道”实质上是指文章内容的思想性(与其口头标榜的“古道”并不相同);作者所谓“道”,则是指身心性命义理之学,而“载道”之“文”,则成了语言文字之“文”,成了仅仅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不过,作者还看到文辞“美则爱,爱则传”,没有否认它的修饰语言的功能,所反对的只是“徒饰”而已。他的弟子程颐变本加厉地提出“作文害道”的观点,并发挥了“有德者必有言”的传统偏见,就更走向了否定文学的极端,道学家所说的“文”也就丧失了全部审美特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