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外台秘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外台秘要又作《外台秘要方》。中 医 学著作。唐王焘著。作者长期负责管理弘文馆,接触很多书籍,为他编此书提供了有利条件。此书完成于他被贬房陵之时,故称外台。全书40卷,包括内、外、五官、妇、儿科等,还有药物、针灸等。分1104门,每门曹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的有关论述,次列各家之方,共收方6000余首。所 收 医方,有古方,也有流传于民间的秘方、验方、单方等。引书多注明出处。书中保存了大量唐以前的医学理论和医方,内容丰富,编排有条理,为医家所重。 外台秘要综合类著作。唐王焘 (约670—755)撰。四十卷。焘,郿县 (今属陕西) 人。出身世家,喜爱医学。于弘文馆任职二十余年,后贬至房陵。历时数载,博览群书,采集诸家医方,汇集初唐以前五、六十家医学著作,于天宝十一年(752)撰成此书。凡分一千一百零四门,包括内、外、妇、儿、骨、皮肤、五官、传染等科内容。卷一至卷二为伤寒二十三门,卷三为天行二十一门,卷四为温病及黄疸二十门,卷五为疟病十五门,卷八为痰饮、胃反、噎鲠等二十门,卷九为咳嗽二十三门,卷十为肺痿肺气上气咳嗽二十八门,卷十一为消渴、消中十八门,卷十二为癖、痃气、积聚、癥瘕、胸痹、奔豚三十八门,卷十三为骨蒸传尸鬼疰鬼魅二十六门,卷十四为中风二十一门,卷十五为风狂及诸风二十四门,卷十六至十七为虚劳七十八门,卷十八至十九为脚气二十八门,卷二十为水病二十六门,卷二十一为眼疾二十四门,卷二十二为五官病五十六门,卷二十三为瘿瘤咽喉疬瘘二十八门,卷二十四为痈疽发。背九门,卷二十五为痢三十三门,卷二十六为痔病阴病九虫等三十五门,卷二十七为淋病并大小便难病二十七门,卷二十八为中恶蛊注自缢暍死十八门,卷二十九为坠堕金疮等四十七门,卷三十为恶疾大风癞疮等二十三门,卷三十一为采药时节所出土地诸家丸散酒煎解诸毒等二十三门,卷三十二为面部面脂药头膏发鬓衣香澡豆等三十四门,卷三十三至三十四为妇人八十五门,卷三十五至三十六为小儿诸疾八十六门,卷三十七至三十八为乳石三十七门,卷三十九为明堂灸法七门,卷四十为虫兽伤触人及六畜疾三十二门。每门先论病因病机,而后列方。其论多采自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且详注所出卷帙。书中内容详尽,次序分明。对传染性疾病如伤寒、天行温病、疟疾等论述尤精。所辑录资料广泛而不庞杂。载方六千余首,除各家方书所载外,尚有来自民间的单方、验方。某些后世已佚方书如《小品方》等所载方剂亦有收录,故不仅有实用价值,亦有保存古籍内容的历史意义,俾后世可窥见晋唐间已失传方书基本内容。清徐灵胎评谓:“历代之方,于焉大备。”“唐以前之方,赖此书以存,其功亦不可泯”。可见本书为整理祖国医学遗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是书流传颇广,对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如日本的 《医心方》 和朝鲜的 《医方类聚》都曾引用本书大量资料。有宋熙宁二年 (1069)校正医书局校刊本,明崇祯十三年(1640)程衍道校勘本,一九五八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明本影印本等。李经纬 《整理医学文献的大师王焘》(《健康报》 1963.11.27),孙溥泉《王焘 <外台秘要> 在医学上的贡献》(《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83.3.7) 可供参考。 124 外台秘要综合性中医学巨著。唐朝宰相王圭孙子王焘著。成书于天宝11年(752),全书40卷。卷1至2伤寒;卷3至6天行、温病、疟疾、霍乱等;卷7至20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21至22眼、耳、鼻、齿诸病;卷23至24瘿瘤、痈疽等;卷25至27痢、痔、外阴诸病;卷28至30中恶、金疮、恶疾等;卷31至32采药、丸散、面部诸病;卷33至34妇人病;卷35至36小儿病;卷37至38乳石;卷39至40明堂灸法。全书共1104门,均先论后方,所载医方约6000余首。各门之前,冠以前人医学理论,后录诸家医方,保存了我国唐代以前的许多医学史料。王氏所引摘古籍,明确标志出处,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不少方便,书中所载录的某些古代医学文献,对后世医学发展有重大影响。 外台秘要系医方书。又名 《外台秘要方》。唐王焘撰。书成于752年。作者历经10个寒暑,对医学文献进行大量的整理工作,使前人的理论研究与治疗方剂全面系统地结合起来。共40卷。卷1~2为伤寒;卷3~6为天行、温病、疟疾、霍乱等; 卷7~20为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21~22为眼、耳、鼻、齿诸病;卷23~24为瘿瘤、痈疽等;卷25~27为痢、痔诸病;卷28~30为中恶、金疮、恶疾等:卷31~32为药、丸散、面部诸病;卷33~34为妇人病;卷35~36为小儿病,卷37~38为乳石,卷39~40为明堂灸法。全书共1104门,均先论后方,载医方6000余首。凡书中引用书籍都详细注明出处,为我国详注引文出处、卷第最早之文献。该书汇集了初唐及唐以前之医学著作,故在保存古代医学文献方面功效卓著,是研究我国唐以前医学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为研究我国医疗技术史及发掘中医宝库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和考察依据。公元1065年本书曾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刻,1640年又经程衍道校勘,自宋至今多次翻刻,现有版本19种,其中之一为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两次影印。 外台秘要方书名。唐王焘编撰于752年。共40卷。辑录了唐以前医家对各科疾病的理论论述和方药,共分1104门,先论后方,载方6000余首,并均注明出处。书中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对伤寒,温病等证论述尤详,重视灸法。唐以前所散佚的方书,多赖此书识其概略,得以流传,是研究我国唐以前医学的重要参考著作。 外台秘要见《外台秘要方》。 《外台秘要》大型综合性中医著作。简称《外台》 。唐代王焘编撰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此书汇集初唐及以前多数医学著作,加以选编整理而成。全书40卷,分1104门,卷1~卷2伤寒、卷3~卷6天行、温病、霍乱等;卷7~卷20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21~卷22眼耳鼻诸病;卷23~卷24痈疽等;卷25~卷27痢、痔、外阴等病;卷28~卷30中恶、金疮等;卷31~卷32采药、丸散等:卷33~卷34妇人病;卷35~卷36小儿病;卷37~卷38乳石;卷39~卷40灸法。此书虽然收罗宏富,内容广博,但不庞杂。临床各科编排较合理,先理论后方药,次序井然。书中引用各书,均注明书名卷次,使后人据此可见许多已失传医著的内容,是研究中国唐以前医学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参见“王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