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冠古代官帽。《晋书·舆服志》: “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一名笼冠,即古之惠文冠。或曰赵惠文王所造,因以为名。亦云,惠者蟪也,其冠文轻细如蝉翼,故名惠文。或云,齐人见千岁涸泽之神,名曰庆忌,冠大冠,乘小车,好疾驰,因象其冠而服焉。汉幸臣闳儒为侍中,皆服大冠。天子元服亦先加大冠,左右侍臣及诸将军武官通服之。侍中、常侍则加金铛,附蝉为饰,插以貂毛,黄金为竿,侍中插左,常侍插右。胡广曰: 昔赵武灵王为胡服,以金貂饰首。秦灭赵,以其君冠赐侍臣。应劭 《汉官》 云: ‘说者以为金取刚强,百练不耗。蝉居高饮清,口在掖下。貂内劲悍而外柔缛。’ 又以蝉取清高饮露而不食,貂则紫蔚柔润而毛采不彰灼,金则贵其宝莹,于义亦有所取。或以为北土多寒,胡人常以貂皮温额,后世效此,遂以附冠。汉貂用赤黑色,王莽用黄貂,各附服色所尚也。” 大冠dàguān❶武冠,古代武官戴的一种帽子。《战国策·齐策六》:“(田单)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汉书·盖宽饶传》:“宽饶初拜为司马……冠大冠,带长剑,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及见光武绛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唐李贤注引《舆服志》曰:“大冠者,谓武冠,武官冠之。”《艺文类聚》卷六七:“终军上书,请受大冠长缨,以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乃使越王,越王请举国内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