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化改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化改新Dahua gaixin7世纪日本的一次自上而下改革。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生产力提高较快,但生产发展的好处却被皇室和贵族攫取。他们广占土地,将自由民沦为部民。人民的反抗斗争接连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旧贵族苏我氏掌握朝廷实权,是旧势力的代表。贵族里的革新派主张以隋、唐为榜样改造日本,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国家。640年前后,留学唐朝二三十年的南渊请安、高向玄理和僧旻等人相继回国。他们介绍中国情况,开办学校,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来受教,成为革新派的核心人物。645年6月12日,中大兄、中臣镰足等人乘苏我入鹿接见朝鲜使者之机刺死入鹿,发动政变。14日,革新派逼皇极天皇(舒明天皇皇后)退位,由其弟继位,称孝德天皇。革新派当即任命新的左、右大臣,中臣镰足任内大臣,高向玄理和僧旻为国博士(顾问)。646年正月初一,定年号为大化(日本第一次有年号),迁都难波(大阪),颁发革新诏书,史称大化革新或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是:❶废除皇室的私地、私民,改为国家的公地、公民。 大化改新Dahuagaixin日本古代著名政治改革。时间为645年。大和国统治后期,家族专权,王权衰落。593年,圣德太子任摄政。圣德太子作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深受中国政治文化影响,他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并改大王为天皇,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旧贵族势力。但圣德太子的改革没有成功。以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为首的改革派汲取了圣德太子改革失败的教训,于645年发动政变,消灭了旧贵族势力的代表苏我氏,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改元大化,646年(大化二年)起草颁布革新诏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❶废除部民制,建立封建土地国有制,将奴隶主贵族的私有田庄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封建国家公民。每六年按人口领口分田,终身享用,死后还给国家。施行班田收授法,统一税制,征课租、庸、调及杂役; 大化改新7世纪下半叶日本在中国隋唐文化影响下进行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又称大化革新。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等带回隋唐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645年6月乙巳之变,孝德天皇继位,改年号“大化”。646年元月以诏书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内容。新政府从653年起16年中派6次遣唐使。50年后,颁布日本最完备的法典《大宝律令》,最后实现了大化改新的以唐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