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人民公社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一、人民公社化1957年11月13日, 《人民日报》根据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发表社论,提出在农业合作化后 “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 1958年初, 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农村三级干部会议, 研究如何促进农业生产 “大跃进”。会后,组织上海农业参观团到湖北省麻城、孝感学习丰产经验和领导方法, 回来经过传达贯彻以后, 在全郊区掀起学习和力争超过麻城、孝感的热潮。同时,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办工业、全民办工业的指示, 又掀起了办工业的高潮。8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 作出 《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郊区进行传达贯彻, 组织干部群众学习。9月21日, 上海郊区第一个人民公社——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成立。之后, 在短短的10天时间内, 上海郊区4个县所属79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全部转为23个人民公社。到年底, 加上江苏省划归上海的7个县所辖80个人民公社, 郊区共建立人民公社103个,平均每个公社8 000多户, 最大的有2万多户, 最小的4 000 多户。人民公社实行 “政社合一”, 工、农、商、学、兵 “五位一体” 的体制。 一、人民公社化一、人民公社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