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带dàdài

❶商周时期天子、贵族、士大夫等的礼服用带。多用丝帛制成,根据不同的身份等级,所用的颜色、质料、长宽各有不同。系结于腰前,多余部分垂下。沿用至明,入清后废除。《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汉郑玄笺:“‘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饰焉。”《礼记·玉藻》:“天子素带,朱里,终辟;(诸侯)而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弟子缟带。”又:“大夫大带四寸。”汉郑玄注:“大夫以上以素,皆广四寸;士以练,广二寸。”《隋书·礼仪志七》:“皇后袆衣,深青织成为之……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唐六典》卷四:“凡王公第一品服衮冕……革带、钩䚢、大带、韨剑、佩绶、朱袜、青舄。”《明史·舆服志二》:“衮,玄衣黄裳,十二章……白罗大带,红里。”
❷宋代士人日常束在外衣腰部的布条。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朱文公晚年,以野服见客……本未敢遽以老夫自居,而比缘久病,艰于动作,遂不免遵用旧京故俗,辄以野服从事。然上衣下裳,大带方履,比之凉衫,自不为简,其所便者,但取束带足以为礼。”


大带(宋聂崇义《三礼图》所拟)



大带(明代刻本《明会典》插图)

大带

古代男子用以束腰的带子。宽度四寸,多以丝制。《诗经·曹风·鸤鸠》: “淑 (善)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笺:“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上古,诸侯和士大夫都用素丝带,士则用练(煮过而较洁白的丝),并饰以黑边。后世的大带皆用素丝,但颜色有变化。晋代冕服上的大带是白面朱里,两侧则一加朱一加绿以为修饰。南朝时的大带则在腰的地方用朱,垂下的部分用绿。装饰上还有金、玉之分,即带上饰以金为金带,带上饰以玉为玉带。

大带

大带

古人束衣的带子。也称 “绅” 、“绅带” 、“带” ,男女都用,流行于中原地区,以韦和帛为原料制作。带分两种: 一种是革带,用以束衣,悬佩; 一种是丝带,束腰间,在革带之外,结在身前,带头垂下。封建社会,带既作为服饰,亦作官阶高下、地位尊卑的象征。自周代至六朝,大夫以上服腰带,大都以帛为之,宽4寸,朱黑,有素带、锦带、缡带等种类。天子冕服上有革带,束腰之外还系垂佩和韨。妇女腰带多束于衣内,下垂丝编流苏,后又改用阔而长的绸带,颜色浅而鲜艳。一般男子有以湖色或白色的束带为腰带,带长以在结束后下垂与袍齐为适,亦有在带上绣花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