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敛古代丧礼仪式名。即把尸体放入棺内的仪式。据《仪礼·士丧礼》和《礼记·丧大记》的记载,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的次日,即死后的第三天进行。为什么要在死后的第三天举行大敛呢?据《礼记·问丧》的解释是“以俟其生”。从医学观点来看,呼吸停止以后又复生的事并不稀奇,因此三日大敛的礼仪大约是由经验累积而来。大敛的地点设在堂前的东阶上。入敛的衣服,士为三十套,大夫五十套,君一百套。大敛时,在商祝帮助下,由主人“奉尸敛于棺”。此时,孝子们要号啕大哭。尸体入棺,棺上加盖,哭踊之声再次发作。接着举行大敛奠,将酒菜等奠馔奉于灵座之前。祭奠礼后,主人、主妇送宾客离去,此时须再次哭踊。至此大敛仪式才宣告结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