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散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散关见 “散关”。 大散关大散关在宝鸡市南大散岭上,是秦岭咽喉、交通要道,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今天川陕公路、宝成铁路所经之处。渭水绕山奔流。这里曾是宋代名将吴玠、吴璘坚守关口,屡破金兵入侵,获取大胜之处。为纪念吴氏兄弟,后人在关西建立吴公祠,关下有“古大散关”石碑。 大散关位于市南大散岭上,为关中四大门户之一。秦岭东来,至关而尽;陇山突起,自关向西。汧、渭二水,萦流其间。《宝鸡县志》称大散关“当山川之会”,“为秦蜀噤喉”。五代诗人王仁裕诗:“铁锁寨门扃白日,火张旗帜插青天。”汉初刘邦经散关暗渡陈仓,曹操出散关征张鲁,诸葛亮出散关决胜五丈原。南宋时,大散关为边防重镇。宋、金屡次在此争夺。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兵侵占大散关,宋将吴璘、吴玠兄弟率军抗战,次年击退金兵,收复大散关。为纪念吴氏兄弟,后人在关西建吴公祠。今祠内供有吴氏兄弟像。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经此。火车往来关下,如巨蟒穿山越岭,景象壮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大散关有特殊感情,曾多次咏及,如淳熙十三年(1186)所作《书愤》,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