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林和小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林和小林》dalin he xiaolin中篇童话。作者张天翼。发表于1932年。一对贫苦的孪生兄弟在父母死后外出逃荒,哥哥大林被一只狐狸捡到,送给了富翁叭哈做儿子,从此享尽荣华富贵,成为一个脑满肠肥、懒惰成性的废物,最后饿死在金元满地的富贵岛上。小弟则被卖给资本家做工,受尽折磨。后经童工们反抗,打死了资本家,小林才得以逃出投奔中麦伯伯,当上了火车司机。童话通过一对孪生兄弟不同的生活经历、人生际遇,把社会上下两层的生活和两个阶级的斗争联系在一起,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的本质。作品把两个常人形象引入童话世界,想象新颖丰富,风格幽默活泼,极具荒诞色彩。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富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中国现代童话中继《稻草人》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大林和小林》是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同时也是张天翼童话的代表作品。《大林和小林》最早的版本是1933年10月,由上海时代书局出版的。书中通过描写大林和小林兄弟俩在父母双双去世以后,离家谋生,途中走散,从此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的故事,从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作品以神奇的色彩和动人的情节,描写了大林和小林兄弟俩的思想、感情、性格的不同发展历程,从中表现善与恶、美与丑、压迫与被压迫的尖锐冲突和斗争。作品对于好吃懒做的过着寄生生活的大林,通过描绘他丑陋的形象、可笑的举止、肮脏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作者对这种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思想的揭露和批判;而对于勤劳勇敢的小林,则是通过描绘他的机智俏皮,表现他对大林的无情嘲弄。张天翼在创作中,善于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社会、评判社会,同时也善于以幽默与讽刺的手法来批判社会。《大林和小林》在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林和小林长篇童话。张天翼著。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初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再版。作品描写穷苦农民儿子大林和小林两兄弟的不同遭遇和结局,作品以新奇的想象,漫画化的手法,讽刺的笔调,展现了两个对立阶级尖锐的矛盾斗争和两个阶级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历史命运。它是作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儿童文学创作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