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农村交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农村交通

贵州山多平地少,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7%,形成了“开门见山”的特殊地貌。境内溪流纵横,由西顺势呈放射状向东、南、北三面分流,注入长江与珠江。河流落差大,险滩多,航行困难,只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𣲘阳河、都柳江、红水河及南、北盘江干流部分河段可以通航。因此,水运只能担任少部分客货运输,农村大量的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和驮马运输来完成。
新中国成立前,贵州公路交通长期处于极端落后状态。公路始建于1926年,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3年里,仅修公路3 943千米,其中县乡公路26条911千米。由于经费、设备缺少,修建的公路标准极低,基本上都在现行标准四级以下,危险病害路段很多,均是泥结碎石路面,即所谓的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当时全省79个县有42个县不通公路。许多公路由于长期失修失养,加之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又进行了破坏,使全省交通濒于瘫痪,至1949年底,全省实际通车里程仅有1 950千米。广大山区农村不通公路,运输主要靠人背马驮。由于交通落后,贵州盐价昂贵,素有“斗米斤盐”之说,群众长期饱尝淡食之苦,惜盐如金。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公路交通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