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陆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陆度daluducontinentality综合性气候指标之一。表征某地气候受大陆影响程度的量数(K),用百分数(%)表示。百分数愈大,表示该地气候的大陆性愈明显;反之则愈不明显。大陆度的变化域为1≥K≥0。大陆度一词,最早由德国人W.岑克尔于1888年提出,其计算式为:K=1.2 大陆度又称“气候大陆度”或“大陆度指数”。表示气候上受陆地影响的程度。常用温度年较差、日较差,或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表示。 大陆度continentality表示一地受大陆影响程度的气候指标。通常以消除纬度影响后的气温年较差作为度量的标准。应用比较广泛的大陆度计算公式有: 大陆度表示气候上受大陆影响的程度。一般用温度年较差、温度日较差,或用湿度、降水等表示。国外常用的有4种,1959年伊凡诺夫提出(温度年较差+温度日较差+0.25×干月湿度差)/(0.36纬度+14):超过100者为大陆性气候;小于100者为海洋性气候。1962年中国朱炳海提出:43.783×温度年较差/太阳天文辐射年较差,作为大陆度指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