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雷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雷雨》

19世纪俄国剧作家亚·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的剧本。亚·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俄罗斯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一生写有50多个剧本,《大雷雨》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19世纪中叶,俄国一外省闭塞的小城。失去父亲的鲍里斯前来投奔他的叔父,当地的富商提郭意、悭吝的叔父没有按祖母的遗嘱分给他应得的财产,他成了叔父店里 一个遭受虐待与冷落的伙计。鲍里斯爱上了当地有钱的寡妇卡巴诺娃的儿媳妇卡杰琳娜,她是一个文静秀丽的女人,可她的婆婆却是全城闻名的冷酷而严厉的人。她的丈夫奇虹对母亲百依百顺,任由母亲对卡杰琳娜百般挑剔。卡杰琳娜只能在心里回忆出嫁前自由欢乐的日子,并企盼自己真的能重新得到幸福的生活。一日,奇虹外出,卡杰琳娜请丈夫带她同行,遭到奇虹的拒绝。小姑瓦尔瓦拉十分同情卡杰琳娜,支持她向旧势力挑战,并安排了她同鲍里斯的幽会。不久,奇虹提前回来,卡杰琳娜自觉有罪,心灵上忍受着极大的折磨。在一次大雷雨即将来临的时刻,她认为这是上天对她的惩罚,跪在墙边向丈夫和婆婆公开承认了她和鲍里斯的关系。鲍里斯被他的叔父送往西伯利亚,行前卡杰琳娜从家中逃出与鲍里斯相见,可鲍里斯拒绝了卡杰琳娜把她带走的要求,独自走了。卡杰琳娜纵身跳入伏尔加河的急流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剧作发表于1860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剧本的基本冲突体现了当时社会自由独立和顽固守旧的两股社会力量的斗争,揭露了封建势力的专横和腐朽,卡杰琳娜的反抗被认为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我国剧作家曹禺的《雷雨》深受此剧影响。

奥斯特洛夫斯基像


《大雷雨》

俄国戏剧,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这部剧作描写了俄罗斯在19世纪50年代的黑暗宗法制度的统治下,人民的悲惨生活。作品通过女主人公卡杰琳娜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在以其婆母为代表的宗教迷信、封建势力、愚昧习俗等层层压迫下,最后投河自尽的行动,揭示了俄罗斯人民在沉重的封建枷锁下,日益强烈的反抗之声。
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重大,俄国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为此写出了文献论文《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称赞其革命性和深刻性。《大雷雨》由此成为戏剧史上的名篇。

大雷雨

见“艺术”中的“大雷雨”。

大雷雨

剧作。俄国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卡里诺夫是一个位于伏尔加河上游的乡村城市,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城市的某一个夏天。这里是典型的俄国城市,它野蛮、无知、迷信、贫困。丰饶的大自然和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人赞美它,只有贫民出身的钟表技师赞赏大自然的美丽,并想把它带到这个阴暗的王国里。为了在人行道上建一座日晷谋福大众,他便请有钱、有势力的商人利诃矣捐款,却遭到了他的怒斥。奇虹是女商人卡巴诺娃之子,母亲是位迷信古老训条的伪善者,儿子是位温顺的,完全听母亲话的牺牲者。卡婕莉娜是奇虹的太太,她信仰虔诚,追求自由,因无法忍受丈夫的懦弱,而暗恋着利诃矣的外甥波里斯。瓦尔瓦拉即卡巴诺娃之女也瞒着母亲和利诃矣的店员幽会。有一次奇虹外出时,瓦尔瓦拉安排卡婕莉娜与波里斯幽会,之后,卡婕莉娜却陷于封建道德观和罪恶感之中,在一次大雷雨中,终于当着家人的面,坦白了真情。丈夫的不理解,卡巴诺娃的责备,波里斯的没有勇气,使卡婕莉娜非常失望,她不愿向生活屈服,投伏尔加河自杀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