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山
位于安庆市北郊10公里的长江北岸,面积约127平方公里,包括石塘湖水面12平方公里。山势连绵,主峰海拔700米,500米以上山峰有16座,秀峰迭起,起伏如龙,故名。景区内奇峰、峻岭、巨岩约有200余座,大小溶洞62处,千姿百态,还有6瀑、4溪和秀长清丽的石塘湖,是兼有山岳、湖泊景观的旅游胜地。旧时安庆府以大龙山为镇府之山,多寺庙道观,有“龙山七十二刹”之说。现仍存三城寺、龙泉寺和古寺遗迹多处。全山初步规划6个景区,景点200余处,其中人文景点35处。
“灵山石树”景区 位于东麓龙山村。灵山峡谷中遍布巨型花岗岩球石,从谷底顺山势叠垒至山顶,天然而成,远望犹如擎天大树倚山而生,宽20米,高370米,奇特壮观。相传有黄龙居此,上有灵气,故称“灵山石树”。“树”中洞穴累累,曲折幽深,从“树根”可通“树冠”,约有近百个洞,全长1500米,有的敞如厅堂,可容百人;有的狭小仅能躬身而过,穿行其间,扑朔迷离,妙趣横生。洞内有泉水喷涌。“树冠”有凌空横卧的“飞来石”,上刻“石树穿云”四个大字。山后百丈悬崖,中开一线,称“一线天”;下有800年树龄的古罗汉松,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附近还有“天狗望月”、“白莲吐蕊”、“仙人对弈”和“翠竹亭”、“望江亭”等景点。新建的烟雨楼,并设有餐厅、茶社、小卖部、摄影部等服务设施。
三县尖景区 位于山体西部,主峰三县尖海拔700米,是大龙山最高峰。周围还有古堡、金珠、莲花等高峰20余座,峰下有7条峡谷,松竹繁茂,溪瀑奔流,景色清幽。主峰附近和盘山公路两侧,巧石密布,有名可数的就有50多处,有的象走兽,如青牛、白马、卧虎、雄狮,栩栩如生;有的似珍禽,如金鸡报晓、山鹰展翅、孔雀开屏,形象生动;也有象人物,如师徒提携、母子抚慰、情人相依,各具神态。景区内有赤龙、黄龙两溪流过。赤龙溪全长5.5公里,两岸成片的枫林连绵不绝,入秋一串火红,如赤龙出涧。黄龙溪全长5公里,溪岸多瀑布,响涧瀑落差近百米,绝壁飞流,极为壮观。
龙山第一刹景区 东麓余湾村,有始建于宋的圆通庵遗址。附近巨石上刻有“龙山第一刹”,石长约6米,高4米。庵内有两株古银杏树,树龄已近400年,高约40米,合围约3米,树冠如云,遮天蔽日。庵右山谷中有“长矛洞”,传为明代农民起义军遗迹。乌龙溪长3.5公里,横贯景区,沿溪有28潭,景色清秀。
石塘湖景区 西依大龙山,东连破罡湖,湖岸蜿蜒曲折,湖中小岛星罗棋布,山青水碧,静谧优美。湖中螺蛳岛景色尤佳,其西南岸有奇洞,水位常年平于洞口,俗传“非龙莫入”,得名龙宫。湖水拍岸,浪击洞壁,声如洪钟,四时不绝。
龙泉寺景区 位于北部花山乡。有龙泉寺,始建于宋,清初重修,后圮。1988年,九华山尼姑募捐在原址建寺3间。周围有“大鹏迎客”、翠微亭、木鱼石、龙角、龙门和鹊舌黄杨等景点。古寺西北和东南有摩天、巨龙两峰对峙。登摩天峰南眺,有石林似笋,一石柱高约30米,上刻“天上人间”四个大字。石林下洞穴累累,附近还有鲍冲湖水上风光。区内共有景点40余处。
龙湫景区 位于龙山西北,白龙溪横贯景区,全长3.5公里。中有一深潭,取名“龙湫”,有“龙王浴池”的神话传说,又名“龙井”、“龙潭”。溪畔崖壁如削,有龙门、水帘等4瀑,龙泉瀑落差15米,直落“龙井”,声震山谷。报恩岩高约10米,成三叠,又名三叠石,有明代司马黄熙赞题刻“君恩山重”四字,附近龙王庙遗址传为朱元璋所建。景点还有飞来石、灵芝石、洋船石、驼鹿石、蓬莱仙岛和苍门石刻。
大龙山自古名人辈出,明代以“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闻名遐迩。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曾寓居终老于此,故居、墓地仍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先驱陈独秀也长眠于龙山,墓地在南麓十里铺。
大龙山位于安庆市郊,交通方便。市区有公共汽车直达,盘山公路可通峰顶。距正在筹建的合九铁路火车站约8公里、大龙山机场仅4公里。山中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为26℃,四季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