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水市秦剧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天水市秦剧团

演出团体。位于秦州区光明巷。创建于1956年5月,前身系四川广元县秦剧团。1958年7月,天水、武都两地区合并,剧团亦合并为天水专区五一剧团,演职员200多人。代表剧目有《烈火扬州》《铡美案》《五台会兄》等。1961年,天水、武都地区分治,又恢复为天水地区秦腔剧团。1963年4月各县级剧团撤销,从各县剧团选调60余名优秀演员充实力量,成立总团。1964年底,以原天水艺术学校组建的三队调为天水地区文艺工作团,1966年3月二队交天水县。组建后,以演秦腔为主,兼演眉户、陇剧、影子腔,共计排演剧目140余本,其中现代剧目40多个。创作剧目有《红旗插上东梁山》《陇上红樱》《雌雄剑》《万家春》《丹青梦》《山里红》等20多个,保留剧目有《游西湖》《铡美案》等30多个。《红旗插上东梁山》曾参加西北五省(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陇剧《万家春》获甘肃省剧本创作二等奖,并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片。《黄土魂》《丹青梦》分别获甘肃省第一届、第二届敦煌文艺奖和甘肃省首个“五个一工程”奖。2005年,《山里红》参加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最高金奖,主演袁丫丫获表演个人一等奖。全团有职工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30余人,获甘肃省戏剧红梅奖的21人。成就较高的演员有早期的名净米新洪,名丑赵新启,名角温警学、张兴裕、米新换、王福民,以及后来的须生段艺兵,“中国四小名旦”之一的袁丫丫及中国戏曲红梅奖得主常小红等。

天水市秦剧团

创建于1956年5月,前身系四川广元县秦剧团。1958年7月, 天水、武都两地区合并, 剧团亦合并为天水专区五一秦剧团。演职员200多人, 拥有米新、温警学、祝慕民、王福民、张兴裕、赵新启、米新焕、李雪梅、陈素珍、阎淑琴、张正武等著名演员。代表剧目有: 《烈火扬州》、《铡美案》、《辕门斩子》、《五台会兄》等。1961年, 天水、武都地区分治, 又恢复为天水地区秦腔剧团。1963年4月各县级剧团撤销, 从各县剧团选调60余名优秀演员充实力量, 成立总团。1964年底, 原以天水艺校组建的三队调为天水地区文艺工作团,1966年3月二队交天水县。市秦剧团建团后, 以演秦腔为主,兼演眉户、陇剧、影子腔,共计排演剧目140余本。其中现代剧目40多个。创作剧目有 《红旗插上东梁山》、《陇东红缨》、《雌雄剑》、《万家春》等10多个。保留剧目有 《游西湖》、《铡美案》等30多个。该团培养了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其中有:邹连蕊、白可见、高锐、王汝丽、李秋芳、齐天水、张鹿娃、孙爱兰、孙菊兰等。该团先后赴省参加调演、会演7次。《红旗插上东梁山》 曾参加西北五省(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陇剧 《万家春》获省剧本创作二等奖, 并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