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雨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天雨花

弹词。明陶贞怀撰。三十二卷。贞怀女性,梁溪(今江苏无锡)人。自幼多才,有男子之忼爽,但身经忧患多病,夫在外,子幼殇。约当顺治八年(1651)前成此书。八十余万字。内容以明万历至天启年间朝廷内部斗争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左维明及女左仪贞等人与权相方以哲、皇戚郑国泰及阉宦魏忠贤尖锐复杂矛盾。反映出明末东林党人与阉党之斗争,再现了明末著名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重大历史事件,深刻展示了明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外忧内患,大明国运已尽,最后左氏全家相约桓、王、赵、杜四家,沉舟殉节。是书系一部政治性作品,展现了封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明末历史作艺术性再现。其中尊重妇女人格、人权,同情其不幸遭遇,思想性颇高。不足之处在于封建等级观念、因果报应思想等尚深, 作者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仇视农民起义,实为亡明唱挽歌。艺术上以结构雄伟、布局精当见称,语言通俗流畅,八十万言,一韵到底,堪称绝唱。以历史真实事件为线索,铺排叙写,场面宏伟。主要人物塑造极成功,又多虚构成分,构成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有机结合。思想艺术价值颇高,为弹词名篇,与《红楼梦》并提,称“南花北梦”。是研究弹词艺术宝贵资料。有嘉庆九年(1804)遗音斋刻本,嘉庆二十五年修缏山房刻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海锦章图书局石印本。

《天雨花》

《天雨花》 是明末清初弹词作品,原作脱稿于清顺治初年,其后即有传抄本流行。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刻本为嘉庆甲子 (1804) 遗音斋刊刻,有署名梁溪陶贞怀的 《自叙》。《天雨花》 一书,清嘉庆年间杨芳灿就将它与 《红楼梦》 并提,有“南花北梦” 之说。此说虽有些过誉,但它确实是弹词文学中思想性、艺术性都较高的一部作品。它以明万历至天启年间朝廷内部斗争为背景,表现了有正义感的官僚左维明的女儿左仪贞等人与权相方从哲,皇戚郑国泰以及阉官魏忠贤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是一部政治色彩很浓的作品,开首就以左维明之父的殉国,显示了明末北部边境严重外患,接着通过左维明少年时期的见义勇为,描绘了佃农备受豪绅压榨的惨状,揭示了明末酿成农民大起义的政治原因。随后,通过左家及亲友桓、王、赵、杜四家与谋夺帝王的郑国泰,方从哲、魏忠贤的斗争,反映了明末贪婪腐朽的权臣,宦官集团和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充满矛盾和危机的明末政治局面,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此书一直未闻有艺人弹唱,但对戏曲颇有影响,清代有孔广林据以改编的 《女专诸》 杂剧;近代有根据此书部分情节改编京剧 《盘龙剑》,评剧 《御河桥》,越剧 《天雨花》,川剧 《三错缘》,闽剧 《黄静英迫水》 等多出。

《天雨花》

《天雨花》是明末清初弹词作品,原作脱稿于清顺治初年,其后即有传抄本流行。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刻本为嘉庆甲子(1804)遗音斋刊刻,有署名梁溪陶贞怀的《自叙》。《天雨花》一书,清嘉庆年间杨芳灿就将它与《红楼梦》并提,有“南花北梦”之说。此说虽有些过誉,但它确实是弹词文学中思想性、艺术性都较高的一部作品。它以明万历至天启年间朝廷内部斗争为背景,表现了有正义感的官僚左维明的女儿左仪贞等人与权相方从哲,皇戚郑国泰以及阉官魏忠贤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是一部政治色彩很浓的作品,开首就以左维明之父的殉国,显示了明末北部边境严重外患,接着通过左维明少年时期的见义勇为,描绘了佃农备受豪绅压榨的惨状,揭示了明末酿成农民大起义的政治原因。随后,通过左家及亲友桓、王、赵、杜四家与谋夺帝王的郑国泰、方从哲、魏忠贤的斗争,反映了明末贪婪腐朽的权臣,宦官集团和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充满矛盾和危机的明末政治局面,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此书一直未闻有艺人弹唱,但对戏曲颇有影响,清代有孔广林据以改编的《女专诸》杂剧; 近代有根据此书部分情节改编京剧《盘龙剑》,评剧《御河桥》,越剧《天雨花》,川剧《三错缘》,闽剧《黄静英迫水》等多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