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师官名。商周时期置。此后历代置废不一。初为天子辅佐官,无所不统,晋代改为太宰,隋炀帝不置,唐以后为大官的加衔,无实职。三公之首。《史记·宋微子世家》: “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 《汉书·百官公卿表》: “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 “太师、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 (公元1年) 皆初置,金印紫绶。太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 《旧唐书·职官志二》: “太师、太傅、太保各1员,〔谓之三师,并正一品。后汉初,太傅置府僚。至周、隋,三师不置府僚,初拜于尚书省上。隋炀帝废三师之官。武德复置〕。三师训导之官,天子所师法,大抵无所统职。然非道德崇重,则不居其位。无其人,则缺之。” 《清史稿·职官志一》: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 ……俱东宫大臣,无员限,无专授。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太师官名。❶西周始置,为百官之首,地位颇高。武王时,姜尚曾为 “师”,号称“师尚父”,在灭商及巩固西周王朝政权中,“师尚夫谋居多”(《史记·齐太公世家》),以至武王 “封功臣谋士,而师尚夫为首封” ( 《史记·周本纪》),成为东方大国齐国的始祖。成王时,周公为师,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并奉成王命,兴师东征。周公的儿子伯禽,亦曾做过周王的师,管理 “三事大夫” 和四方诸侯,并统领王廷百官。春秋时,晋、楚等国沿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位在太傅之上。历代相沿,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太师官名。❶西周置,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公,位居首。原为军队最高统帅,后成为辅弼国君的高官。战国后废。汉又置,位在太傅上。历代相沿,多以三公为大臣加的虚衔,以示恩宠,历代皆以之为最高荣典; 太师见“养罕王”。 太师官名,又作大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