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平山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平山房位于陵阳乡所村西,距县城32公里,明清时期砖木结构的学馆建筑。山房后进系明代建筑,前二进建于明末清初。始为陈氏公堂,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改建作学馆。时秋浦县令钟学题匾额“聚德堂”。咸丰二年(1852)扩建前进,遂成现今规模。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开间共15米,进深71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每进以走廊、厢房、天井相属。正面为四柱三楼式的门坊,有明代“积善流芳”匾额,枋额间砖雕古代戏文典故,底座是大理石雕单层须弥座。116根粗壮圆柱顶梁而立,彩绘画枋,气势宏伟。石础上雕有花卉、珍禽。山房对研究古建筑和古科举制度有一定价值。1985年作全面修缮。 太平山房在青阳县陵阳乡所村西,距县城32公里,是一座明清时期砖木结构的学馆建筑。山房后进系明代建筑,前二进建于明末清初。始为陈氏公堂,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改建作为学馆用。时秋浦县(今贵池县)邑令钟学题赠匾额“聚德堂”。咸丰二年(1852)扩建前进,遂成现今规模。太平山房的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开间共15米,进深三进共71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每进以走廊、厢房、天井相属。正面为四柱三楼式的门坊,有明代“积善流芳”匾额,枋额间砖雕古代戏文典故,底座是大理石雕单层须弥座。116根粗壮圆柱顶梁而立,彩绘画枋,气势宏伟。石础上雕有花卉、珍禽。1985年有关部门对山房进行了全面修缮。山房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山房在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南麓。为明清时期的砖木学馆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面为牌坊式大门,四柱三楼,明间匾额上书“积善流芳”四字,坊额间有砖雕戏文,坊座系大理石雕单层须弥座。门坊内依次为三大厅,大厅间以走廊。天井、厢房相连,大厅内立118根圆形明柱,月梁飞架,画枋穿插,柱础石雕,精美细微。最后为二层楼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楼前筑天井、石栏及石阶等。除二层楼阁为明代建筑外,其余为清乾隆、咸丰时所建。整座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为同类建筑中少见,是研究明清时期教育、科举制度和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