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阴病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太阴病证taiyin syndromes

外感病由阳转阴,正气不足,机体抗病力开始减退, 以致脾阳不振,湿浊内停的病证。为六经辨证之一。脾属太阴,与阳明胃相表里, 胃阳旺盛则邪从燥热而化; 脾阳不足则邪从寒湿而化。因此, 在八纲辨证中阳明病属里实热证, 太阴病属里虚寒证, 但其病势较少阴、厥阴轻浅。由于脾与胃同居中焦, 互为表里, 所以两经病证可以互相转化,如阳明病而中气虚,即可转为太阴, 太阴病而中阳渐复, 亦可转为阳明。因此临证上若三阳病失治误治, 以致中气虚衰; 或畜体素虚, 病邪直中太阴, 均可引起脾阳不足, 寒湿内阻, 运化失职, 升降失常而出现太阴病证。证候:食欲减退, 腹胀腹痛,呕吐(猪), 泄泻便溏, 口不渴, 口色淡白,舌苔白腻,脉象迟缓等。证候分析: 脾土虚寒, 运化失职, 升降失常, 气机不畅, 故腹胀腹痛, 但这种胀痛与阳明腑实证燥粪内结之胀痛不同, 后者痛甚而拒按。脾气不升, 中阳不振, 则寒湿不化而下注, 故泄泻; 脾失健运, 胃气不降, 故食欲减退; 胃气上逆则呕吐。舌苔白腻, 脉象迟缓均为寒湿之象。治则: 温中散寒。方例: 理中汤加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