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夷离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夷离堇官名。辽国置。掌统帅军队。《辽史·百官志一》: “北院大王: 初名迭剌部夷离堇,太祖分北、南院。太宗会同元年 (公元939年) 改夷离堇为大王。”《金语解》: “夷离堇: 统军马大官。” 夷离堇辽官名。源出突厥语,初为契丹部落酋长,统军大官。始见于遥辇时期,耶律阿保机父撒剌、叔述澜都曾以此官职领兵作战,进行大规模的掠夺战争。阻卜(鞑靼)可汗曾命宗室雅里掌刑辟,用为官名。唐天复元年(901年),阿保机被推此官,为对外征讨的军事统帅,取代遥辇氏,成为契丹族的首领。辽建国后,契丹各部由本部望族中选任。天赞元年(922年),迭剌部分为北院(即五院)、南院(即六院)两部,各设一人统领。会同元年(938年),太宗实行官制改革,将统辖北院、南院和乙室部者改为大王。此后官名不复存在。 夷离堇官名。原为契丹各部的军事首领。遥辇氏部落联盟始建时,迭剌部首领涅里(辽皇族始祖)拥立阻午可汗,掌握军政大权。从此,迭剌部首领世为联盟的夷离堇。辽朝建立之初,太祖耶律阿保机析迭刺部为五院部和六院部,分置夷离堇。乙室部也设此职。而各部夷离堇始改称令稳。太宗会同元年(938),以五院部设北大王院,六院部设南大王院,乙室部设乙室王府。同时,三部夷离堇皆改升为大王。圣宗时,各部令稳又改称节度使。 夷离堇官名。契丹族各部的军事首领。《辽史·国语解》: “夷离堇,统军马大官。”后权力增大,成为各部的政治、军事首领, 兼掌刑辟。契丹遥辇氏联盟初阻午可汗时始置,迭剌部雅里(亦称涅里、泥里,辽皇室耶律氏始祖)为联盟第一任夷离堇,直至辽朝建立,终遥辇之世,其职皆出自该部。唐天复元年(901)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继任此职。辽天赞元年(922)分迭剌部为五院部、六院部两部,分置夷离堇,乙室部亦设此职。会同元年(938)改升为大王, 分领北大王院(五院部)、南大王院(六院部)及乙室王府。其他各部也一度设置此职。太祖时改称令稳,统和十四年(996)又改为节度使,统本部戍边。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