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妒妇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妒妇津中国古代反映女性性嫉妒心理的典故。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传说晋刘伯玉曾在其妻段氏面前诵读《洛神赋》,然后叹道:“娶妇如此,吾无憾矣!”段氏听后非常嫉妒,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种?”当夜自沉而死。后来,每当妇女从这里渡河,必须妆扮得十分丑陋,才敢渡河;否则,一定会风浪汹涌。所以后人称段氏投水处为“妒妇津”。这一典故反映了古代妇女担心色衰被休的普遍的女性心理。 妒妇津民间传说。相传晋代临清有个叫刘伯玉的人,娶妻段氏,心胸狭窄,嫉妒成性。刘伯玉在妻子面前吟诵《洛神赋》,诵毕,说道:“若娶到洛神这样的妻子,一辈子也就没什么遗憾的了。”段氏一听,妒火大发,当夜,便跳河而死。此后,面貌好的女子路过这里,必须先毁坏自己的衣服,弄乱妆饰,才敢过河,不这样,就会风波突来,生命难保。长得难看的女子渡河,即使不毁妆,也平安无事。因此,人称此处为妒妇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