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威海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北临黄海,为明代以来的海防重地。从元代起,沿海一带经常遭受日本海盗(史称倭寇)侵扰。明王朝建立后,深以倭患为虑,不久即整饬海防,加强守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政府将文登辛汪都三里东北近海处划出,设威海卫,派兵屯驻。卫辖左、前、后三个千户所,领捕倭、屯田、春戍、秋戍诸军,并沿海筑墩,沿路设堡,遇有倭寇窜扰,各墩昼则举烟,夜则放火,接递报警。此时的威海卫是有防无城。直到明永乐元年(1403年),威海卫指挥佥事陶铖奉命征集数万军民建筑卫城,遂逐步成为海防重镇。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后,驻泊威海卫,提督署就设在刘公岛上。1898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强租威海卫;1895年、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两次侵占威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