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娃娃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娃娃鱼Wawayu

有尾目隐鳃鲵科动物,又叫大鲵,学名为Megalobatrachus japonicus。体形大而扁平,最大者可达180厘米,体重50多公斤,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头大而宽阔,躯干粗壮而扁,尾后端侧扁,尾梢圆钝。眼睛很小,无能动的眼睑。头顶部和腹部有许多成对的疣状物。躯干部两侧有较厚的皮肤褶。体表光滑无鳞,富有皮肤腺,能经常保持皮肤的粘滑。前后肢短小,前肢具四趾,后肢五趾,趾间有浅蹼。全身灰褐色,背面有深色的斑纹,腹面颜色较浅。主要生活在山区水流清澈而湍急的溪流之中,常于白天隐居于石隙之间,夜晚出来活动,主要以蛙类、蟹类、鱼、虾、蛇和水生昆虫为食。每年7—9月产卵繁殖、体外受精。孵化期2—3周。在繁殖期,因为能发出类似小孩啼哭的声音,所以称为娃娃鱼。


娃娃鱼是我国的特产珍贵动物,现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河南、安徽等地。由于捕杀过度,现种群数量稀少,已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

其声如小儿啼哭,故名,又号狗鱼、海狗鱼,学名大鲵,是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演化到陆栖爬行动物之间的过渡型动物。头扁眼小,嘴宽,鼻孔长在上颌,有四条短而胖的腿,用肺呼吸,但需辅以湿润皮肤进行气体交换。肉质细嫩,刺少肥腴,味道鲜美。可治疗贫血、神经衰弱等症,还是动物园观赏动物之一,国家列为二类保护动物。世界上只有日本和美国东部、我国部份省区少量存在。在广西分布于漓江、左江、右江、柳江、贺江两岸山区以及桂北、桂西深山密林的山溪中。

娃娃鱼

中国珍稀特产动物。又名大鲵、鲵鱼、孩儿鱼、人鱼、腊狗,因其声宛如孩啼,故名。世界上仅中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出产,而以中国分布最广,资源最富,遍及17个省 (区),湖南为中国主要产区之一,以湘西分布较广,产量较高,湘南、湘西北山涧溪流中也有出产,桑植县产量居全省各县之冠。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动物,身长一般为60~100厘米,体重1~5公斤,最大的长达2米,体重100多公斤,躯体粗壮呈扁筒形,头大阔扁,四肢肥短,前肢四趾,后肢五趾,尾短纯圆或椭圆; 体表光滑无鳞而柔润,能分泌出似花椒的白色粘液,又名 “花椒鱼”; 体色随环境而有差异,一般为暗黑、褐、红棕、银白和金黄等色。生活习性独特,喜栖息于海拔160~1000米高的溪水中,以海拔200~500米高度的清凉涧溪、渗水岩洞、阴河较为多见; 性孤僻,常独匿一洞,惧光喜暗,昼伏夜出,又好斗,常同类相残。以螃蟹、鱼虾、蛙、蛇、水生昆虫为食。卵生,6~9月为生殖季节,一般产卵300颗,约20天孵化; 生长缓慢,3年龄幼鲵仅约200毫米长,200克重。清光绪《湖南通志》称:“娃娃鱼安仁以上多有之,形短,其声如孩啼。每山水发,则横岭而上,士人珍之。” 其肉色白细嫩,含蛋白质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为宴席之佳肴。民间以娃娃鱼为原料制作的 “八宝娃娃鱼”等,是异常难得的珍馔名菜。娃娃鱼还有较多的药用价值,可增进食欲,强壮体质,补血行气。它也是一种奇特的观赏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对象,已明令禁止捕杀。近年来人工繁殖和养殖在湖南获得成功,从而增加了产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