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婴儿孤独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婴儿孤独症

一种出现于3岁以前婴幼儿之中的严重生长发育性障碍,最早由里奥·卡内尔于1943年加以系统描述,故又称之为“卡内尔氏症”。流行率约为万分之二至万分之四。男童明显多于女童。主要症状为:
❶情感障碍,表现为对亲人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和依赖,但有时却对无生命物或动物有特殊的兴趣和关注;
❷交往异常,表现为极度孤僻和自闭,常长时间取一固定姿态或重复某一固定动作;
❸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发展迟滞,仅有单个音节或无意义的嘀咕声,几乎整日地沉默无语;
❹行为异常,厌倦周围任何环境的变化并对变化报以强烈反应。多数婴儿孤独症患者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其成因多与家族遗传史有关。尽管通过特殊教育的训练和有关的治疗,可以使其社会交往及言语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言之预后不太乐观。


婴儿孤独症

发生在婴儿期,较为少见的精神病。通常在婴儿期起病,也有2—3岁以前正常,以后才出现症状的,大多发生于出生至3岁以内,男较女多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❶社会交往障碍:极端的孤独,与亲人不亲,不愿与他人接触,即使对父母也无依恋之情。
❷言语发育迟缓:或缄默,或仅能单调的、刻板的重复某些词或句子,并不领会其意义。
❸行为异常:患儿对某些物件(例如某种玩具)表现出特殊的依恋。全神贯注于某些呆板的事物,如反复敲打某一物体,或做出长时间摇摆身体等刻板动作。固执地要求保持恒定的环境和生活格式。如果有变动就可产生严重的情绪反应。患儿大多智力低于正常。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异常。部分患儿伴癫痫发作及脑电图异常。遗传因素,围产期脑的器质性损害以及环境因素等与婴儿孤独症的发病有关。本病的诊断要点为,对他人缺乏反应(孤独),交往能力严重受损和对环境反应异常。本病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必须依赖他人生活,少数病儿年长后能自食其力。预后与智力水平有关,智力障碍严重者预后差。治疗以心理教育治疗为主,需家长长时间的密切配合。

婴儿孤独症ying’er guduzheng

发生在婴儿期,是较为少见的精神病。通常在婴儿期起病,也有2~3岁以前正常,以后才出现症状的,大多发生于出生至3岁以内,男较女多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❶社会交往障碍:极端的孤独,与亲人不亲,不愿与他人接触,即使对父母也无依恋之情。
❷言语发育迟缓:或缄默,或仅能单调的、刻板的重复某些词或句子,并不领会其意义。
❸行为异常:患儿对某些物件(例如某种玩具)表现出特殊的依恋。全神贯注于某些呆板的事物,如反复敲打某一物体,或做出长时间摇摆身体等刻板动作。固执地要求保持恒定的环境和生活模式。如有变动就会产生严重的情绪反应。患儿大多智力低于正常。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异常。部分患儿伴癫痫发作及脑电图异常。遗传因素、围产期脑的器质性损害以及环境因素等与婴儿孤独症的发病有关。本病的诊断要点为,对他人缺乏反应(孤独),交往能力严重受损和对环境反应异常。本病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必须依赖他人生活,少数病儿年长后能自食其力。预后与智力水平有关,智力障碍严重者预后差。治疗以心理教育治疗为主,需家长长时间的配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