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子口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子口税

旧中国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凡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完纳值百抽五的进口税或出口税外,另缴2.5%的子口税,以代替内地沿途所经各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当时以海关所在口岸为“母口”,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故把这部分捐税称“子口税”。开征子口税,始于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便利帝国主义在中国内地畅销洋货和掠夺原料。1931年,子口税与厘金同时废止。

子口税

旧中国海关对进口洋货运到中国内地销售时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也有把“复进口税”归入“子口税”的。人们常称海关所在口岸为“母口”,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因此把这种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称为“子口税”。这种税是基于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开征的。在中英签定不平等条约以前,中国内地的商品流通,都是“逢关(常关)纳税,遇卡抽厘”,洋货进入内地,或洋商从内地收购中国货物出口并无例外。而在此以后,洋货进入内地销售,除缴纳5%的进口税外,只需再交纳2.5%的子口税,就可通行全国各地,不再缴纳各项繁重的税厘,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来中国倾销洋货,进行残酷剥削,也严重打击了国内生产和民族工商业,加深了旧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1930年底,国民党政府明令裁撤厘金和正杂各税捐中含有厘金性质者,以及海关50里之外常关税及其他内地常关税,子口税始失去存在的根据而被撤销。

子口税

中国近代税收的一种。最初见于《南京条约》,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进行了修订。1861年10月清政府颁布。子口税有利于西方进行经济侵略。如1866年华商贩运内地生丝到上海每包交税30两,而外商仅交5两;1871年镇江进口洋糖比1870年增加124000担。1931年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废除了子口税 。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