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子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子痫中医病名。又名“子冒”。多发于妊娠六七月后,或将近分娩之时。多由素体肾阴亏损,肝阳上亢所致。临床症见: 突然头晕目眩,神志昏迷,伴见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目睛直视、口吐白沫,严重者出现角弓反张,片刻后逐渐苏醒,时发时止。 子痫指妊娠后期,或临产或产后,忽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全身强直抽搐,双目上视,须臾苏醒,醒后复发,甚者昏迷不醒的病证。本病证往往是由于子肿、子晕治疗不及时发展而来;年轻初产妇、多胎妊娠等发病率较高。主要因平素脏气本弱,孕后精血愈趋亏乏,肝失涵养,风气内动,或心肝火旺,灼津为痰,痰壅风动所致;是妊娠期间的严重疾病,如不及时抢救,反复发作,昏迷不醒,可致孕妇及胎儿死亡。辨证论治: 子痫病名。又称“子冒”、“妊娠痉”。多发生于妊娠后期或分娩期。主要症状:突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四肢抽搐,全身强直,两目上视,少时清醒,醒后复发。多由素体阴虚,孕后精血养胎、阴血益亏,以致肝阳化火,或痰火上扰而成。本病为危急重证,治疗以育阴熄风,化痰镇痉为要,并配合其他抢救措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