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存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存真指词句修辞一种方法。为了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真实感,在描写对话中模仿对话的口气、特点(如謇吃等)、神态以及方言用语等,可以使对话的情景、人物的性格表现得维妙维肖和真实生动。例如《史记·张苍传》写周昌謇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文中两处出现“期……期……”,就是存真。又如《旧唐书·狄仁杰传》中记“武后谓仁杰曰:‘安得一好汉用之!’仁杰曰:‘荆州长史张柬之,宰相才也。’”文中武后谓仁杰语,属语辞上存真(尽量写出说话人的语辞风格、特点),生动地表现了武后当时吐辞之英气豪爽。《新唐书·张柬之传》也记同一事,改武后语为“安得一奇士用之”,虽“奇士”易“好汉”,二字之别,此当雅驯,却令口中英气荡然无存。按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存真”可分为“语气存真”和“语辞存真”两类。可参见各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