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孙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98 孙膑?

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军事谋略家。齐国阿、鄄(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间人,孙武之后,约与孟轲同世。初与庞涓同师鬼谷子王栩,鬼谷子授以《孙子兵法》13篇。庞涓任魏将后,嫉其才,诳他至魏,荐于魏王,后又诬处膑(去膝盖骨)、黥 (脸上刺字)2刑,故后人称之为膑。后经齐使帮助逃归齐国。经赛马谈兵,其军事才智为齐威王所赏识,任为军师。公元前353年,他以“批亢捣虚”、“疾走大梁(魏都,今河南开封)”、“攻其必救”,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大败魏军,解邯郸之围。创造了“围魏救赵”、“磨道等驴”的典型战法。公元前341年,魏庞涓攻韩,韩向齐求救。他除再用攻大梁之谋外,用退兵减灶,诱敌入伏之计,于马陵夹道(今河南范县西南),全歼魏军,俘魏太子申、庞涓受伤后自杀(据《史记》说)。此役,他又创造了“请君入瓮”的典型战例。上述两役都取得了显赫战绩,充分表现了他运筹帷幄的谋略天才和杰出的指挥艺术。马陵大捷后,再次交出军师大印,亲手写出《孙子兵法》献齐王。晚年隐居撰《孙膑兵法》。

孙膑

战国时著名军事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后裔。曾与庞涓俱学兵法于鬼谷子。后涓为魏将,嫉膑之能,乃阴使召膑,并暗害之,处以膑刑,断其两足。后齐使至魏,载与俱归。齐将田忌,善而待之,荐于齐威王。威王问以兵法,遂以为师。后魏伐赵,赵求救于齐。齐威王以田忌为将,膑为军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用“批亢捣虚”、“疾走大梁”、“攻其必救”的办法,大败魏军于桂陵,生擒庞涓,名显天下。膑尝学《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其所著《孙膑兵法》,《汉书·艺文志》称为《齐孙子》,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中,经查明为《孙膑兵法》者有四百四十片,计一万一千字。

孙膑

旧时民间所绘武士门神之一。因《孙庞演义》中载有孙膑身变门闩一节,故受到民间的崇信,并附会为门神。参见 “武士门神”。

孙膑

战国时期齐国人。孙武的后代。早年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庞涓被任为魏惠王将军后,忌其才能,派使者骗到魏国,编织罪名,处以膑刑(去膝盖骨),因此称作孙膑。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攻魏救韩,指挥了著名的桂陵、马陵大战。著有《孙膑兵法》,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


孙膑

见“军事”中的“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

战国中期军事家、军人伦理思想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传说是孙武的后代。原名不清,因被庞涓陷害,受过“膑刑”,故后人称其为孙膑。被齐威王任为军师后,先后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和马陵。著有《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孙膑摈弃儒家所谓“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孟子·尽心》)的道德决定论观点,认为在各国争雄的动乱年代,必须“举兵绳之”, “战胜而强立”(《孙膑兵法·见威王》)。但他不否定道德的作用,认为伦理道德上的正义性和充足的物资储备,是赢得战争的重要条件,主张“有委”、“有义”, “事备而后动” (《孙膑兵法·见威王》)。他认为,军队必须保持高昂的士气,“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徒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务在历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孙膑兵法·延气》)要求将帅加强品德修养,具备“忠”、 “信”、“敢”等品德,做到“忠于王”、“信于赏”、“敢去不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好部队。告诫将帅要通观全局,正确指挥,不分亲疏贵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轻敌、不畏敌。孙膑提出了“兵之胜在于篡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份在于数战”(《孙膑兵法·篡卒》)等一套完整的治军原则,要求士兵既能勇于战、巧于势,又有良好的纪律和道德品质,体现了重视人才、以人为贵的治军思想。孙膑的军人伦理思想有许多积极因素,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孙膑

战国中期兵家。齐国人,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忌其才能,骗其至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使者相救,秘密回齐,任齐威王军师。用“批亢捣虚” 的策略围魏救赵,在桂陵大破魏军,又用“减灶诱敌” 的计谋,获马陵大捷。强调以“道”取胜,提倡“赏不逾日,罚不还面(转脸)”。主张因敌、因地、因阵法而制宜,机动灵活,因势利导,以“奇”制胜。认为采取“营而离之(迷惑敌人,使之兵力分散),并卒(集中兵力) 而击之” 的战术,可以弱胜强,以寡敌众。提出“至则反,盈则败”、“盈虚” “众寡”相为变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著作有《孙膑兵法》。

孙膑

真名失传。战国中期军事家。生卒年不详。齐国人,曾与庞涓向鬼谷子学兵法。庞任魏国将军,嫉其才能,诳至魏国,横加罪名处以膑刑,故称孙膑。后在齐国被用为军师。公元前353年,率兵8万,“围魏救赵”获胜。公元前341年,率军救韩,魏国以10万大军迎击。齐军设伏佯败,全歼魏军。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孙膑

战国时军事家。齐国阿(今阳谷东北)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涓为魏惠王将军,忌其才能,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他协助齐将田忌,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先后大败魏军于桂陵和马陵。阵杀庞涓,制服强魏,名显天下。他把“道”看作战争客观规律,发展了孙武“我专而敌分”的理论,提出了以寡胜众,以弱胜强的战法。主张以进攻为主的战略,根据不同地形,创造有利的进攻形势,重视对城邑的进攻和对阵法的运用。所蓍《孙膑兵法》、《汉书·艺文志》称为《齐武子》,久已失传。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大宗竹简,经查明为《孙膑兵法》的有440片,约11000字。

孙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