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过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孙过庭638—988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虔礼(一说为名)。籍贯有三说: 自暑吴郡,一作陈留,一作富阳。官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工正、行、草书,尤以草书见长。唐张怀瓘《书断》说他“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唐吕聪《续书评》: “过庭草书,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今存写于垂拱三年(687)的*《书谱》,既是书法理论著作,又是书法作品。又有草书《千字文》、《景福殿赋》传世。 孙过庭约648—约703名虔礼,字过庭,以字行世,吴郡人,一说富阳人,一说陈留人。著名的书法理论家,擅长草书,工于用笔。著有《书谱》,历代书家重之,以为书文并茂。宋·米芾《书史》评论: “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宣和书谱》称孙过庭 “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俊拔刚断,出于天才,非功用积习所致”。 唐 ·孙过庭 《书谱》 孙过庭唐朝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字虔礼,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率府录事参军,以草书名世。书法浓润圆熟。传世书迹主要有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书谱》真迹,阐述正草二体书法,有精辟独创见解,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参见“书谱”。 孙过庭生卒年不详唐书法家。字虔礼。唐吴君(今江苏苏州)人,一作富阳(今浙江省)人。又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官率府录事参军。博雅好古工文辞,以书法得名。草书尤妙于用笔,隽拔刚折,出于天才,非功用积习所能致。曾作《运笔论》即《书谱》。《书谱》一文,文字不多,内容甚丰。它论及书体的特点,学书之经验及书学上的流派,非常有见地。“迹得书之旨趣也”。故历来为操翰者奉为指南。其主要传世书迹有垂拱三年(687)《书谱》真迹等。 孙过庭唐代书法家。约648年生,703年去世。吴郡富阳(今浙江省富阳县)人,一作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博雅好古,文华独秀,胸有大志,但平生不很得志。真、行、草书兼擅,尤精草体,草书师法王羲之,最为著名的传世墨迹《书谱》,同时也是一篇杰出的书法理论文章。他的草书被宋代米芾评谓:“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张怀 孙过庭约468~703唐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字虔礼,陈留(今开封)人。官至率府录事参军,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垂拱三年(687年)所撰并书写的 《书谱·卷上》 ,阐述正草二体书法,见解精辟,书法妙绝,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书谱》 墨迹一卷,宋薛绍彭 《秘阁叙帖》 、《太清楼》 ,清安岐 《三希堂》均有摹刻本。此外,1976年3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故宫博物院所藏的 《景福楼殿赋》真迹。宋高宗万机之暇,垂青文艺,尝谓: “书谱非特文辞华美,且草法兼备。”藏之宫中,不暂释。书谱笔势纵横,墨法清润,极得右军遗法。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