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字褒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字褒贬

于一字之中寓褒贬之意。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儒家评《春秋》“微言大义”,常选择一些适当的文字暗寓褒贬(不限一字),故“一字褒贬”又称“春秋笔法”。范宁《谷梁传集解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言记事论人用字辞关系重大,片言只字也须慎用。《左传》、《史记》都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笔法。如《春秋》记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左传》曾对此作了释解:“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说段(庄公之弟)不行孝悌之道,故不称弟;兄弟二人如二君之争,故称“克”;叫庄公“郑伯”,是讽刺他没有好好地管教其弟;说郑伯早有杀弟的想法,所以不明说段出奔共(春秋国名),这都是怪罪郑伯。言辞寓褒贬,是一种曲婉评论事或人的表现手法,可以使叙述客观,富有说服力,而且因是暗寓,读者反复吟味作者字斟句酌的用心方能心领神会,比直接参入断语更含蓄和合乎情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