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学蔀通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学蔀通辨

明代批评陆王心学的著作。前、后、续、终四编,共十二卷。明思想家陈健著。陈健(1497—1567),字廷肇,号清澜。广东东莞人。嘉靖七年(1528)中举。做过教谕、知县等官。嘉靖十三年(1534),四十八岁时以母老为由辞官归田,深居简出,潜心著述。当时王学盛行,陈健反对陆王引释入儒,致使朱学受到佛学“异说”的遮蔽而出现“学脉日紊”,“佛儒混淆”,“朱陆莫辨”的“蔀障”,于是他“愤然发奋,究心通辨”(《总序》),历经十年,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著成《学蔀通辨》。此书的宗旨在于“专明一实,以抉三蔀”,即以“前编明朱陆早同晚异之实,后编明象山阳儒阴释之实,续编明佛学近似惑人之实,而以圣贤正学不可忘议之实终焉”(同上)。试图以程朱之“正”纠陆王之“偏”。
《学蔀通辨》书指责王阳明歪曲事实,凭空制造朱陆之学“早异晚同”的论断,指出其目的是“一则即朱子以攻朱子,一则借朱子以誉象山,一则挟朱子以令后学……务在愚一世之耳目,而使之恬不觉悟以入禅也”(前编卷上)。认为朱陆早年之学皆“出入经传,泛滥于释老”(同上),故二人早年学术观点是“同”而非“异”。指出朱熹中年时对象山的态度是“时称其善,疑信将半”(前编卷中)。而自此以后“所以排象山之失者方日深”,“专斥其非,不复为集长之说”(同上),故朱陆二人晚年学品思想是“异”而非“同”。认为王阳明采用节录朱熹有时自谦之词,来作为其《朱子晚年定论》的依据,指出,“此权诈阴谋,不合用于讲学”(同上)。这些说法基本符合事实,体现了学术上去假求真的务实精神。
站在朱学的立场上,对陆学作了详尽的揭露。认为陆学注重“完养精神”,其后果必为“禅而无以逃矣”(后编卷上)。指出其所言“精神”,“即心也”(同上),也即禅宗的“本性”。批判了陆学的“心”(性)生万物的宇宙观以及通过“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以“明心见性”的认识论。借朱熹对陆学的批评,指出陆学的本来面目“总言皆是阳儒阴释也”(后编卷上)。在认识论上揭示了陆学“下手工夫在于遗物弃事,屏息黜虑,专务虚静以完养精神”就是“佛氏以事为障之旨”(后编卷中)。从程、朱的“理学”出发,认为陆学与佛、道是“本同而末异”。三者同主“养神”,道主之以长生,佛主之以出世,而“陆学则主之以经世”。总之,三者“皆非天理之自然”(后编卷下)。进一步揭示了陆学的渊源:一是继禅师“达摩、慧能、宗杲、常总诸人之规模,而弃佛粗迹,而脱略经典,而专一求心,而借儒饰佛,无一而非陆学之渊源也”;二是继“李习之(翱)、苏子由(辙)、张子韶(九成)、吕氏(吕希哲、吕本中)诸人之规模而讥迹取心,而援儒入佛,而阳儒阴佛,而阳离阴合,无一而非陆学之渊源也”(同上)。书中对陆王心学的批判基本上合乎陆王心学的本来面目,但把陆学直接等同于禅学,则有倾向性和偏面性。
《学蔀通辨》为后来的学者如顾宪成、高攀等对王学末流的批判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清乾隆年间,有李绂著《学蔀通辨辨》,以反驳陈健。
主要版本有清张伯行辑《正谊堂全书》本。

学蔀通辨

十二卷。明陈建(1497—1567)撰。陈建字廷肇,号清澜,东莞(今属广东)人。自幼纯心笃学。嘉靖七年 (1528),中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中会试副榜,授侯官县教谕。后任江西临江府学教授。四十八岁时,以母年事已高,力请得归。遂隐居不出,潜心著述。其学以朱学为宗,反对王守仁的心学。主要著作有《皇明后信录》、《经世宏词》、《陈氏文献录》、《西涯乐府通考》等。当时王守仁心学盛行。他“忧学脉日紊”,乃取 《朱子年谱》、《行状》、《文集》、《语类》及朱熹与陆九渊兄弟往来信札,逐年编辑,并对以往《朱陆编年》二编进行修改,稿本修改六七次。终于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成书,题名《学蔀通辨》。全书分为《前编》、《后编》、《续编》和《终编》,每编又自分上中下。他在此书的《总序》中认为,自陆九渊以来,引释入儒,阳儒阴释之风很盛,到王守仁师徒更是推波助澜,加之王守仁等人造作朱熹“早异晚同”说,致使儒学正宗的朱学受到佛学“异说”的遮蔽,而失其正。造成“儒佛混淆”,“朱陆莫辨”的学术“蔀障”。故他愤然究心通辨,要专明一实,以扶三蔀。此书的《前编》辨驳朱、陆“早异晚同”说,以明朱、陆“早同晚异”之实。他认为,朱子早年尝出入禅学,与陆九渊是未会而同,故朱、陆之学早年并非异而是同。朱子中年时方认识陆九渊,其学说多去短集长,疑信参半。朱、陆晚年相互指斥,“冰炭之甚”,陆九渊卒后朱熹“排之尤明”。《后编》批评陆、王心学“阳儒阴释”。他站在朱学的立场,批评陆、王心学为“佛禅”、为“援儒入佛”、“借儒以掩佛”、“阳儒阴释”。指出陆九渊的“宇宙无穷之说”、“吾心宇宙之说”与佛教禅宗的“佛性”、“法界十方世界”一样,“一言而该禅学之全”。他还认为,明初的陈献章发扬了陆九渊的“宇宙之旨”,把佛禅的“作弄精神”推向极端。《续编》论佛学近似惑人之实。《终编》讲圣贤正学不可妄议。在王学盛行时,陈建撰此书对它进行批评,其思想颇有影响。有《西京清麓丛书读编》本,《聚德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