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ning
副词。(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对施行某种动作的坚决态度,相当于“宁愿”“宁可”等。如:❶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史记·屈原列传》“宁”句:〔我〕宁愿投入江河,而葬身于江鱼腹中呵。)
❷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世说新语·德行》“宁”句:巨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丢开他,宁可用我的身体换取朋友的性命。”) (二)用于复句中:用于假设复句的后一分句中,前有“若”等与之呼应;用于取舍句的前一分句,后有“不”“无”“岂”等与之呼应;或用于后一分句,前有“与”“与其”与之呼应。这几种句中的“宁”都相当于“宁愿”“宁可”“宁肯”等。如:
❸若绝君好,宁归死焉。(《左传·宣公十七年》“宁”句:如果断绝了国君间的友好关系,宁愿回国而死。)
❹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汉书·霍光传》“宁”句:我宁可有负于您,不敢有负于国家。)
❺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宁”句:宁可相信尺码,不相信自身。)
❻吾宁为国家鬼,岂可为汝臣? (《晋书·刘曜载记》“宁”句:我宁可做国家的鬼,哪能做你的臣?)
❼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传》“宁”句:与其别人杀我,宁可我自杀。)
❽与其害其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宁”句:与其危害人民,宁可我一人死去。)(三)用于反诘句中,相当于“难道”等。如:
❾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宁”句:天下正处于紧急情况之中,王孙难道可以拒绝出任吗?)
❿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世说新语·排调》“宁”句:王丞相说:“为什么不说葛、王,而说王、葛呢?”诸葛令说:“比如说驴马,不说马驴,驴难道比马强吗?”)(四)用于抉择问句中,或与另一个“宁”前后照应,或与“将”等前后照应,“宁”相当于“还是”。如:(11)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战国策·赵策四》“宁”句:人之常情,还是愿意受人朝拜呢,还是愿意朝拜他人呢?) (12)王宁亡十城耶,将亡齐国也?(《新序·善谋》“宁”句:大王还是愿失去十个城邑呢,还是愿失去齐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