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宁调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79 宁调元1883—1913

报刊活动家。字仙霞,湖南醴陵人。20岁肄业于黄兴等人主办的长沙明德中学,在校参加了华兴会,开始倾向革命。1905年谋刺端方不成,赴日留学,经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1906年与陈家鼎、景定成等合作创办《洞庭波》改名《汉帜》,继续担任主编,并兼任同盟会总机关报《民报》经理并负责发行等方面的工作。1907年冬,为组织武装起义事回国,在岳阳被捕入狱。1910年春获释即潜赴北京担任《帝国日报》总编辑,利用合法舆论阵地揭载有关清廷丧权辱国残害百姓的大量事实,激发读者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民主革命热情。民国成立后,在上海创办《民声报》。二次革命爆发,积极讨袁。1913年在汉口被捕,同年9月25日,在武昌被害。辑有《太一遗书》12卷,逝世后不久由柳亚子等人编次付印。

宁调元1883~1913

字仙霞,号太一。醴陵人。早年就读于渌江书院,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 入长沙明德师范速成班学习,加入华兴会。1905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习法学,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与创办中国公学,与禹之谟在长沙发起公葬陈天华、姚宏业,在上海主编《洞庭波》杂志等,受清廷所忌,再走日本,任《民报》庶务。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被捕遭禁三年。1910年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武昌起义爆发后,南归奔走湘鄂间,任湖南都督谭延闿秘书。南北议和成,至上海参与发起组织“民社”,创办《民声日报》,不久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宋案”发生后,他电促谭延闿独立,并偕熊樾山入鄂策动反袁,事泄被捕遇害。遗著有《太一遗书》,今人出版有《宁调元集》。

宁调元1883—1913

革命家、名记者。字仙霞,号太一。醴陵人。曾肄业于明德中学,并参加华兴会。1905年谋刺湖南巡抚端方不成,赴日留学,参加同盟会。1906年与傅熊湘、陈家鼎等合作,创办《洞庭波》 (后改名 《汉帜》),鼓吹革命。1907年冬回湘组织起义,在岳阳被捕。1910年获释,后潜赴北京,任《帝国日报》总编辑,大量揭露清廷罪恶,激发读者的革命思想。民国成立后,在上海创办《民声日报》,旋辍。二次革命爆发后,积极投入武装讨袁斗争,1913年9月在武昌被害。遗著由柳亚子等辑为《太一遗书》12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