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安居佛教制度。古印度雨期三个月内,僧尼不得外出,认为此时万物滋生,外出易伤草木小虫,应坐禅修学于寺内,接受供养。这段时间称为安居期。中国称之为夏安居,亦称“夏坐”,“坐夏”,因时间在阴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开始阶段称“结夏”,结束时称“安居竟”、“解夏”。南亚、东南亚各国称之为“雨安居”。 安居佛教用语。在印度大约五至八月为雨期,在这段时间里,为防止致伤小虫等生灵,禁止僧尼外出,要求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供养。此期称为“安居期”。此俗传入南亚、东南亚各国称为“雨安居”,在中国被称为“夏安居”,简称“夏坐”、“坐夏”,时间为阴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