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75 宋书断代史史书。100卷,本纪10、志30、列传60,南朝梁代沈约撰。记载南朝宋60年史事。南朝梁武帝永明五年(447)春,命沈约撰《宋书》,沈约以徐爰著《宋书》为蓝本,证以亲身见闻、档案及当代人著述,翌年二月书成。该书八志,远朔三代,近及秦汉,详于魏晋、虽失断限,可补《三国志》之缺,收 “博洽多闻之益”(《崇文总目》)。书中节录诏令、奏章甚多,且系全文引用,虽嫌冗长,却保存了大量史料。该书多避讳,不足为法。原书传至北宋时已有散佚,后人取李延寿《南史》等补足卷数。 宋书纪传体南朝宋史。二十四史之一。一百卷。南朝梁沈约撰。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博通群籍,善属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其先世为东吴世家大族,号称“江东之豪”。高祖沈警曾任东晋谢安的参军,通晓《左氏春秋》。父祖辈在刘宋时期都有军功。他在宋三十八年,官至尚书度支郎。在南齐二十四年,历任国子祭酒、征虏将军、吏部尚书等。在梁十一年,因促成萧衍代齐之功,封建昌县侯,累迁尚书令、侍中、太子少傅等职。年二十许便有撰述《晋书》之志,曾撰《晋书》一百一十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今皆不传。他不仅是一个著述颇丰的史学家,也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 《宋书》Suengshu是南朝梁沈约编撰的纪传体南朝宋史。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人。在南朝宋、齐、梁三朝都官居高位。《宋书》共100卷: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记载了南朝刘宋王朝8帝59年(420—479)的统治。刘宋王朝只有不到60年的历史。在其统治时期,即由史官修撰本朝的历史。宋文帝元嘉中,著作郎何承天受诏纂《宋书》。稍后,山谦之、苏宝生等续撰。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著作郎徐爰继续编写,修成一部完整的史书。十几年后宋朝即灭亡。齐武帝永明五年(487),沈约奉命修撰《宋书》,只用了将近1年的时间便告完成。沈约在徐爱《宋书》的基础上稍作删定,又续补刘宋末期10余年历史,因此成书迅速。这部史书体例较完备,材料比较丰富,在南北朝各史中,它是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一部。但是,由于《宋书》大部分为刘宋史官修撰,沈约又是奉齐武帝之命修史,所以书中处处为宋、齐统治者歌功颂德、隐恶扬善。沈约出身南方著名士族,他竭力美化门阀士族,凡是出身士族豪门的官僚,无论其事迹多少,无论有无才德,都要为之作传,因此内容往往空洞无物。相反,对于一些出身寒微的人物,如著名诗人鲍照就没有传,他的事迹只附在刘义庆传中。《宋书》的《天文志》、《五行志》、《符瑞志》等竭力宣扬阴阳灾异、天人感应和谶纬迷信等谬论。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采用多种版本互校,利用了前人的校勘成果,重编了全书总目,是目前较为精善的本子。 宋书纪传体正史。南朝梁沈约撰。全书一百卷,有纪、传、志,无表。纪传部分成书草率,叙事多忌讳,所载多为诏令章奏等,颇为冗长;但宋志三十卷,上追三代秦汉,于魏晋最详,可补《三国志》无志之缺。此书在长期流传中,有所残缺,后人取《南史》等书补足卷数。 宋书一百卷。梁沈约(411—513)撰。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史学家、文学家。沈约靠母亲抚养成人,历任宋、齐、梁三朝显宦,“该悉旧章,博物洽闻”(《梁书·沈约传》)。宋时为尚书度支郎,齐时为五兵尚书,国子监祭酒,助梁武帝登位,为尚书仆射,封建昌侯,官至尚书令。他一生著作很多,除《宋书》一百卷和文集九卷,还有《晋史》、《高祖纪》、《宋文章志》、《迩言》、《谥例》等,总共近四百卷。还校过四部图书好坟籍,聚书至二万卷。他还是文学家,与周顒共创四声、八病之说,对古体诗转为律诗有贡献,著有《四声谱》。沈约撰《宋书》是受齐武帝命诏。是从齐武帝永明五年(487)春,至六年(488)二月,用了一年零二个月完成纪、传二部分。因在他以前有徐爰撰的《宋书》,记载自东晋元熙元年(419)刘裕掌权开始,至宋孝武帝大明末年(464)止,六十五卷,空缺了宋末十余年的一段历史。还有孙冲之、孙严等也分别编过《宋书》,这些书都有头无尾,不包括宋末史事而沈约主要是续补徐爰《宋书》未写的后十三年史事,及删定工作,其他照旧。沈约撰了七十卷,后又续三十卷志,共一百卷。从公元420年(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灭晋称帝建立宋朝,到公元479年(宋顺帝升明三年)为萧齐所灭,记载六十年的历史。保存了丰富的史事。《宋书》有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十卷本纪是记刘宋的八个皇帝,刘劭未入本纪,而入于列传中。武帝刘裕本纪分三卷,其余一帝一纪。有的帝纪简略,也独立成卷。宋志三十卷,分为八目,有《志序》一篇,说明立志缘由。沈约不立《艺文》 《沟洫》二志,理由是时代不同,因而从略。《食货》《刑法》在《晋书》中已有目,因而《宋书》没有。《三国志》无志,可到《宋书》里找。列传六十卷,最后一卷是《自序》,结尾是上《宋书》表,使首尾完具,类传中有《恩幸传》目,专记出身寒贫得皇帝赏识而登高位者。《宋书》没有《文苑传》,著名的文学家谢灵运、颜延之等设专传。《宋书》是官修史书,难免宣扬士族门阀制度,为士族树碑立传。《宋书》内容冗杂,但许多记载很有史料价值。如《州郡志》记载着中国南方地理沿革及侨州郡县分布和户口统计数字。《乐志》里保存了许多汉魏以来的乐府诗。祖冲之的《大明历》有全文,反映当时的自然科学情况。《宋书》流传中有残缺,有的后人又补,又有重复,如《宋书》卷六十二与五十九,是后人抄《南史》补的,把附传也抄入了。《宋书》与《南史》关系密切,可参考阅读。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宋书》是现今最好的一个本子。另有北京图书馆藏宋元明三朝本,南宋书局本、商务书馆影印三朝本。 《宋书》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梁沈约撰。记事起自420年,讫于479年,共59年。初由苏宝生等撰,847年沈约奉诏撰修。他删定苏氏旧书,又补10余年事,只用1年时间,于848年6月完成。全书共100卷,包括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今本系由《南史》和《高氏小史》补全。8志原在列传之后,后人移至纪、传闻,并把律志志中律与历2部分分开。 宋书史书。南朝宋何承天(370—447)撰。六十五卷。沈约《宋书》、刘知几《史通》又称何承天、徐爰所著。当系二人同撰。《隋书·经籍志》只称徐爰撰。盖徐爰继何承天而作,书成,仅题爰名。沈约等所称“庶得其实,其书有纪(武帝纪),有八志,有(功臣)传,”其《律历志》、《天文志》、《州郡志》即均见于沈约《宋书》。作为《宋书》草创者的何承天,为后来沈约等撰修《宋书》做了资料等方面的准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