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元南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17 宋元南戏

北宋末年至元代,在中国南方流行的、用南曲演唱的戏剧艺术。它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亦称“永嘉杂剧”、“温州杂剧”或简称南戏或戏文。其曲调原取村坊小曲而为之,亦杂宋词、唱赚等。它是明清传奇戏的前身。宋室南渡后,温州杂剧流行于闽浙,发展为成熟的戏曲艺术。仅南宋首都临安就有23处瓦子,每瓦又有若干勾栏,作为固定演出场所。同时出现许多演出艺人的“社会”组织:和由下层文人、艺人组成、编写剧本的“书会”。由于吸收北杂剧的艺术成就,南戏很快成熟发展起来。剧目今知有170种左右,全本流传的有《小屠孙》、《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牧羊记》、《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


宋元南戏

宋元南戏

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又名“戏文”,亦名“永嘉杂剧”,形成于浙江温州地区,产生时间:一说出自宋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的北宋末年;一说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由宋杂剧、宋词、唱赚及俚歌巷谣综合而成,元末明初走向成熟。明成化、弘治以后,在全国各大城市流行中渐渐衍变成为传奇。宋元南戏采用分场形式,场次可以灵活安排,剧本多为长篇,长短不定,每本开头,都由副末开场,介绍创作意图或全剧大意。演唱灵活,每个角色都可以唱,也可以对唱、合唱,每套曲子的曲牌不固定。今知宋元南戏剧本至少有170余个,但全本流传者不多,只有《张协状元》等16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8:37